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投资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稳定和推动一国(地区)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成为各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因素之一。地区收入差距是指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地区收入水平的不同。本文引用泰尔指数来衡量地区收入差距,对其分解,可分别用来衡量地区内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政府也越发重视通过公共投资推动和稳定经济的增长,公共投资这些年无论是从纵向的增长速度,还是横向的投资方式,在我国都高速发展。但是,其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重大问题,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已经成为收入不均等状况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人们不禁会将两者联系到一起,公共投资的发展是否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之一;两者是否有相关关系,如果有,公共投资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这种相关关系是否会在不同地区有不同表现;由于公共投资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它又是通过哪些因素来影响地区的收入。因此从公共投资区域差异的视角考察公共投资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合理调整和优化公共投资支出结构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有参考价值。本文研究对象为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的地区收入差距。先根据文献从理论上论证了公共投资对地区收入存在影响;对公共投资和地区收入差距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从直观上的数据得出了两者变化上有一致性;进而实证研究公共投资对地区收入差距是否存在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此种影响的原因。本文实证分析路径如下:首先,分别对公共投资和地区收入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通过计算两者的泰尔指数观察其总体差距、区域间和区域内差距的变动,使用有序聚类法对区域总体收入差距进行阶段的划分。第二,从多个角度分析造成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选取可量化的指标引入模型,运用1991-2010年的指标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通过逐步添加变量的方法,剔除掉对收入差距不显著的变量,建立最优模型,用于后续研究。第三,分地区探讨各个地区的公共投资对其区域内收入差距造成的影响,观测其影响方向、程度,分析造成结果的原因,基于1991-2010年各省份数据,利用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第四,探讨公共投资对地区间收入差距造成的影响,为了打破公共投资的笼统概念,将公共投资具体分为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教育三个部分,将它们和地区间收入差距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最终找出各个地区的各个投资部分对地区间收入差距所造成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分析造成影响结果的原因,并就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政策建议。以上四个步骤逐层递进、环环相扣,围绕我国公共投资对地区收入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第一,我国总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其主要是由于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造成,地区内部呈现出收敛的趋势。而公共投资在各地区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二,在全国总体范围内,公共投资对地区收入差距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即公共投资是导致区域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在东中西区域内部,公共投资对各区域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显著;并且在三个经济区内部,公共投资与收入差距都呈正相关关系,即公共投资扩大了地区内的收入差距。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内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差异化,FDI在东、中部地区影响显著,在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FDI与东、中部的收入差距都呈负相关关系。第三,分析区域间收入差距时,可知:在东部地区,公共投资中的教育支出对区域间收入差距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其他因素均不显著,表示在东部教育支出扩大了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其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在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的三个方面对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不显著;在西部地区,公共投资中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公共服务投资均对区域间收入差距表现出了负相关关系,而教育支出因素不显著,表示在西部进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公共服务投资会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本论文在结合实证结论从地区性角度提出了调控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即以各区特点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分别对东、中、西三个地区提出建议,以期通过从公共投资角度调控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与其他文章相比,本文主要有以下特色:第一,对公共投资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包括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公共投资的效率;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等方面。但其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而本文研究,旨在找出公共投资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公共投资和总的泰尔指数正相关,即公共投资拉大了地区收入差距。第二,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公共投资作用时,忽略公共投资构成的差异性,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本文把公共投资细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包括教育投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公共服务投资。通过使用时间序列,考察各个投资部分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找出作用于地区收入差距的各项投资中哪些能起到平衡地区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距,而哪些扩大了地区收入的差距。这样就能在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对地区收入进行调节时,提出理论建议,并区分各个地区的投资侧重点。本文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在年度选取时,鉴于公共投资统计口径的变化,只选取了1991-2010年的数据,数据长度略显不足;还有由于公共投资包含的内容很大,最后本文通过从固定资产投资中排除掉属于私人投资的行业,将只能或者只会有政府投资的行业加总得到各年各地区的公共投资额,可能并不能十分精准的表示公共投资,这些方面都可能导致实证结果不够准确。随着以后国家统计数据的充实,会进一步完善,以期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同时由于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太多,对于公共投资对收入差距只能确定其影响的方向,不能确定其影响程度。并且在分析中部公共投资对区域间收入差距的部分,得出了三部分公共投资对区域间收入差距都不显著的结果。因此,深入探讨造成中部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也是本人的后续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