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老龄化所导致的各项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城市医疗和养老资源的稀缺问题,阻碍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实现。为了解决出现的这类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也为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2014年,我国正式在政府层面开始推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解决城市老人养老满意度低、养老难的问题。经过6年的发展,我国的医养结合型养老的发展在城市范围内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体制机制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资金供给不足,筹资渠道较窄和路径不健全以及服务提供范围狭小等。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无度量无管理”,基于此点,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满意度模型的研究进行了参考和借鉴,从而探究老人在接受医养机构服务的过程中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指标体系,构建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人对机构满意度的模型。本文以石家庄市14家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将调查数据代入了模型中,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相关背景进行了阐述,继而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医养结合及满意度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笔者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选择14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发放问卷,利用描述性统计对调研机构入住老人的基本情况和满意程度进行了分析。在建立模型之前参考了瑞典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期望差异模型以及因果关系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研究满意度的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在数据处理部分运用Stata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并且通过Amos构建了结构方程,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根据上述研究分析,并结合相关国内外经验,最终本文得出了如下建议对策:提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成熟度,加强医养服务对接;优化机构内部空间建设;人才是提升感知质量的关键;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从制度方面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