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行业,从90年代初起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备受社会关注。1992~1993年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中水国际和1996年前后的琼民源,东方锅炉、四川红光等事件,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形象一落再落,许多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经济警察”作用产生了很大疑问。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如何?其执业质量的优劣程度能不能根据有限的几个案例轻易得出结论呢?本文试图以盈余管理为桥梁,通过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的统计分析来检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
文章介绍了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相关的理论知识,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来研究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思路是:首先根据应计利润分离法的思想通过计算可控应计利润率来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其次将可控应计利润率与审计意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如果统计上呈现显著正相关,则表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出盈余管理。
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上海股市2007年度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测试样本并选择相应的控制样本,进行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出盈余管理的结论。
本文的主要创新是:利用2007年的数据来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2007年是实施新审计准则的第一年,通过模型的结果反映出按照新的审计准则出具的审计意见能够反应企业的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