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剂加注自动控制方法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关于水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在列举和分析了以往的混凝剂加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剂加注自动控制系统,并且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总体设计和试验结果。 在给水处理中所形成的绒体颗粒图像由嵌入式系统构成的绒体图像采集传感器进行采样和处理,该传感器是由CCD摄像头和普通DSP(TMS320LF2812)组成。CCD摄像头传送出的视频信号被DSP的AD模块进行高速采样,采样后的图像数据存入内存SRAM。被采样的绒体图像通过DSP进行滤波增强、边缘检测、二值化、连通性判别等处理,得到绒体的参数,并计算出绒体的平均等效直径。接着通过单片机之间的相互通讯,把平均等效直径的数据传送给另一块单片机ARM7,再结合进水流量和沉淀池出水浊度等其他因素,采用串级控制、前馈控制、Smith预估和自适应PID等技术,计算得到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最后由ARM7输出信号控制加注泵投加混凝剂,以达到稳定沉淀水浊度的目的。 与传统的混凝剂加注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控制滞后时间短,能够比较精确和全面地获得绒体的参数(例如数目、大小、周长等),从而使绒体状态更能正确地反应出水浊度的情况。它还有自我学习和自我修正的功能,可以根据水质变化来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满足控制系统的需要。由于本系统采用了嵌入式控制系统,比仅用计算机控制的系统可靠性高,故障率低,适用场合广。其扩展功能也较强,具有液晶显示,键盘输入等其他辅助功能,方便系统的运行和操作。 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采用C语言与DSP汇编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并且为后面的一系列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系统易学易用,具有操作简便等特点。 系统在试验运行中,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磨粒流加工技术是精密、超精密加工领域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兵工等领域关键零部件的内表面光整加工。磨粒流加工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表面的微切削作用,实
摘 要: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目前推广钢结构桥梁建设已成为为公路和市政行业一项重大技术政策,而中小跨径钢混组合梁结构发挥了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和钢材的抗拉性能,回避了钢桥面铺装的疲劳问题,符合工厂化制造、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现代桥梁建设发展趋势,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钢-混组合梁在国内应用较少,作者就钢-混组合梁的相关技术问题,谈了
期刊
基因芯片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产物,由于其巨大的应用潜力此项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个国家相继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探索和研究。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如何准
变电站内部电力设施(包括房屋、设备、管道和线路等)数量庞大,是变电站日常生产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靠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已无法适应变电站的发展需要,引入计算机进行管理成为一种有益的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虚拟现实技术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及电力设施分布的地理特性,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变电站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理论模型。本课题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同时处理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特点,
目前的建筑物外墙清洗方案主要有楼顶悬吊“蜘蛛人”、爬壁清洗机器人和轨道擦窗机等方式。本文针对这些清洗方式的不足之处,引入四绳并联牵引的外墙清洗工作平台概念,建立高
随着我国油田普遍进入到高含水采油阶段,高含水原油含水率的在线检测变的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含水率检测方法在检测范围、检测精度、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很难达到要求。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