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的目的为研究综合、适度地应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对处于脑卒中后亚急性期及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探讨CIMT对其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心肺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后遗症住院患者50例,并随机分为CIMT治疗组及对照组,最终CIMT治疗组23例、对照组21例患者入组。在治疗前对CIMT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选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ADL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6分钟步行试验量表来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心肺功能。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包括运动平板训练、步行练习、上下楼梯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及物理因子治疗等;CIMT治疗组患者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同时健侧下肢每日穿戴经改良的膝夹板不少于90%清醒时间,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8周。分别于4周末、8周末对CIMT治疗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上述量表进行治疗后功能评定。根据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CIMT治疗组的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后其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心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CIMT治疗组的患者经8周治疗后,与对照组间比较其下肢运动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肺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得出结论:对于具备独立行走功能的脑卒中后亚急性期及恢复期偏瘫患者,CIMT可促进其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平衡能力的提高,使患者的心肺功能、运动耐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增强,从而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