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黄芩植株代谢的影响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suntig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过程中的初生与次生代谢变化规律以及温度、光照、水分、无机元素等外界环境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调控黄芩植株体内代谢、促进活性物质积累、提高和稳定黄芩药材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合运用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生药学等学科的基本手段,观察植株形态变化,测定相关初生物质、次生物质含量以及关键酶活性。物质含量及酶活性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①黄芩种子发芽时,第1天种子吸胀,第3天就开始发芽露出胚根,第7天形成具备两片子叶的完整小苗。萌发前的种子不含黄酮类次生物质,萌发启动时PAL、C4H和CHS等关键酶活性很低,此后这些酶的活性迅速大幅度提高,同时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等活性物质先后产生且逐步增加,酶活性与黄酮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比较复杂,呈现出先降低后又急剧增加的趋势。②黄芩种子萌发适温为25℃,此温度虽然适合种子萌发,SOD、POD、CAT、CHS活性最高,但APX活性最低;PAL、C4H活性在20℃时最高,各种黄酮类物质含量随温度升高变化趋势并不一致,野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及总黄酮类物质含量也在20℃时最高。随着温度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是逐渐降低的。③光照促进黄芩种苗形态建成,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随光强增大、光照时间延长,PAL、C4H和CHS等酶活性增强,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等物质含量增加。④PEG6000高渗处理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初生物质含量得到提高。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PAL和C4H活性开始呈降低趋势,但在浓度达到20%时又有所提高,次生物质含量变化与其相似。⑤温度对生长2个月的黄芩植株代谢的影响与萌发种子具有一定差异。20℃或25℃时,光合色素、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等初生物质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酶类活性表现为最低,但PAL、C4H、CHS等酶活性及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含量和黄酮类物质总量却表现为最高,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⑥干旱胁迫处理后,根、茎、叶的相对含水量一直呈下降趋势;随着干旱胁迫增强,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而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却不断升高;根、茎、叶中黄芩苷含量的变化不一致,根黄芩苷含量不断上升,茎和叶黄芩苷含量在前期胁迫下不断升高,但当重度胁迫时则呈下降趋势。⑦N、P、K等大量元素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根部可溶性糖含量,使根部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和查尔酮合成酶活性增强,黄酮类物质含量提高,提高顺序为K>N>P>CK。结论:黄芩植株体内的代谢活动是复杂的,并且受着光照、温度、水分、无机元素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药材生产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各种外界环境条件,可以达到调控植株代谢、提高药材产量与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二维彩超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173例患者临床资料(190个结节),术前均行二维彩超和CEUS检查,以术后病
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结合我国现阶段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现状,提出了建设"协作型"人才队伍模式和"复合型"人才队伍模式的设想,分别提出两者的优势
通过爆燃事故分析了引起爆炸产物爆燃的原因,并提出了避免爆炸产物爆燃的措施
在当前的会计继续教育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找出影响和制约着会计继续教育顺利进行的根本所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热衷已经达到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在这种"考证热"的背后,就业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燃料之一。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和经典调查的方式,了解到当今
结构化命题和对结构化命题的自然化解释,是当前哲学界主流的命题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命题是具有组分和结构的复合实体,其表征能力应该诉诸人的语言和认知活动来得到解释。然
<正>在12月17日举行的方汉奇新闻史学思想研讨会暨从教65周年纪念会上,中国新闻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说:"新闻史很重要。常说,新闻记者是社会的守望者。新闻史学者,就是新闻事
为监测与防治城市夜天空光污染,对呼和浩特城市夜空亮度变化程度及范围进行研究。通过对呼和浩特城市夜空卫星图像进行等级划分和灰度计算,结合夜空亮度实地测试数据统计分析
<正>定价:50.00元本书系"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丛书"之一。作者认为不可能特征是从语言性质过渡到深层认知心理的关键概念,为此该书引入了认知心理研究中原发过程和模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