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国情普查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前提和基础,它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并通过对国情信息的统计分析,掌握我国地表自然、生态及人类活动的基本情况,反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布、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实现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本文基于对安徽省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学习与实践,主要对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统计进行了学习与研究,并以安徽省普查试点固镇县的居民地与设施的基本统计分析为例,对国情普查的基本统计理论进行论证,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国内外地理国情监测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探讨地理国情监测的相关技术,为论文的设计与实现奠定基础。2)概述安徽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包括普查任务、试点概况及资料情况,并详述了普查的技术路线与流程、普查成果及作业方法等,为案例的基本统计奠定数据基础。3)研究了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统计,包括统计方法、统计指标、统计单元、统计内容、统计流程及统计成果等,为案例奠定理论基础。4)在安徽省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固镇县)的普查数据基础上,对固镇县居民地与设施进行基本统计,主要是基于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统计房屋建筑区的面积、占比及构成比,分析各乡镇的房屋建筑区分布情况;统计居民点到学校、医院及社会福利机构的交通距离和数量,分析居民地与设施的空间分布和分布的合理性。5)基于silverlight开发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对统计分析的成果进行管理、查询、可视化等操作,实现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的共享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