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白山市木通沟铁矿矿床地质特征,提出控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找矿预测模型,进而提出隐伏矿体的找矿方向。白山市木通沟铁矿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为华北大陆板块北缘东段,矿床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杨家店岩组上段,为鞍山式磁铁矿,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已探明8条矿体,主矿体为(7)号矿体,已探明资源/储量5221kt,平均品位TFe为30.62%。目前勘探深度为200~300m,其深部仍具有一定找矿空间。木通沟铁矿矿体呈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新月状,主要出露矿石为石英磁铁矿和角闪磁铁矿。矿体赋存在含矿建造内,与围岩呈整合接触,构造上协调一致。按岩石组合将木通沟铁矿新太古代表壳岩划分为片麻岩-变粒岩建造、斜长角闪岩建造、角闪片岩建造、磁铁石英岩建造和二长片麻岩建造等5个岩石建造,其中斜长角闪岩建造、角闪片岩建造、磁铁石英岩建造为含矿建造。新太古代鞍山群杨家店组上段分为4个岩性段,其中第三岩性段主要由铁矿体、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片岩等含矿建造构成,为含矿层位。木通沟矿区为板石沟复式向斜的东部翘起端。矿体形态受褶皱轴部控制,在背形和向形核部矿体厚度大,在翼部矿体薄或拉断尖灭。木通沟矿区控矿褶皱和矿体具有北西端翘起变浅,向北东端倾伏变深的变化规律。木通沟铁矿控矿地质条件为建造和岩性控矿条件、岩层控矿条件、褶皱变形控矿构造条件和断裂控矿条件。建造和岩性控矿条件为斜长角闪岩建造、角闪片岩建造、磁铁石英岩建造,铁矿体和磁铁石英岩的控矿岩性为斜长角闪岩及角闪片岩;岩层控矿条件为太古界鞍山群杨家店组上段的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岩段;褶皱控矿构造条件包括板石沟倒转复式向斜构造的翘起端、木通沟—趟子沟次级背斜构造和三期褶皱变形构造;断裂控矿条件为脆性断层,即北东向脆性断层和近南北向脆性断层。从时间、空间和成因角度分析了木通沟铁矿的成矿规律。斜长角闪岩和角闪绿泥片岩同时形成,形成年龄为2548 Ma,木通沟铁矿赋存在斜长角闪岩建造和角闪绿泥片岩建造内,可以代表木通沟铁矿成矿年龄。木通沟铁矿和含矿建造及含矿层位的空间分布与板石沟复式向斜的变化规律一致,木通沟矿区控矿褶皱的变化规律是矿体在北西端翘起变浅,向北东端倾伏变深。斜长角闪岩建造和角闪绿泥片岩建造原岩主要为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夹杂砂岩,成矿与基性火山喷发及其喷发间歇期火山—沉积有关,硅、铁质主要来源于基性火山岩与海水的交代作用,后期经历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使硅、铁质进一步富集成矿,木通沟铁矿成因类型为阿尔果马型沉积变质铁矿。提出了木通沟铁矿5个找矿标志,包括岩层层位找矿标志、岩石建造找矿标志、褶皱构造找矿标志、变质变形找矿标志和磁异常找矿标志。依据“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总结了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结合航磁及地面磁异常特征,构建了木通沟铁矿找矿预测模型。依据找矿预测模型,对木通沟铁矿区深部提出深部找矿方向和预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