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的目的是研究汉语学龄前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叙事能力即讲故事的能力,是一种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进行有组织地表达的语言能力。儿童的口语叙事内容主要有两种类型:个人生活叙事和想象叙事。本片论文中所指的叙事能力即想象叙事。想象叙事的一种重要形式看图叙事,也就是本研究所涉及的叙事。本研究通过4个指标来研究汉语学龄前儿童的看图叙事能力,即:平均句长(Mean Length of Utterance),类-样比(Type-Token Ratio),不同词汇数(Number of Different Words)和单位时间词汇产出量(Number of Total Words per Minute)。句子变长反映了儿童表达能力的提高;类样比的增大反映了词汇搭配的运用能力增强;不同词汇数量的增加反映了儿童词汇开始丰富;并逐渐能够叙述复杂的事件;单位时间产出词汇量的增加反映了儿童语速的加快和组织语言能力的增强。本研究中的数据来自277名3到6岁的儿童和10名25岁的成人在看图复述故事和看图讲故事的任务中的产出。结果显示,除了类-样比(TTR),其他指标的平均值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类-样比(TTR)的平均值对于所有的年龄来说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对于单位时间词汇产出量(NTW/T)来说,本研究发现了儿童的三个发展阶段:3;4-4;9,4;10-5;9和5;10-6;9。而且对于这四个指标来说,性别之间是有差异的。对于TTR来说学龄前儿童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水平;而只有6岁的儿童在MLU这个指标上和成人没有差别。而且学龄前儿童在词汇丰富度和组织语言能力方面都还没有达到成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