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消费最多的蔬菜之一。随着番茄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为求高产所投入的磷肥量不断增加,但磷肥的利用率却很低,施入土壤中的磷只有10~25%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大部分则被土壤固定,造成大量磷素养分的浪费和环境风险。因此,研究保护地番茄磷肥的合理施用,提高磷肥利用率已成为番茄设施栽培生产亟待解决的课题。本研究以过磷酸钙为磷肥肥源,以日光温室栽培番茄为研究对象,设计磷肥阈值的试验,研究了不同磷用量对番茄幼苗期生长、叶绿素、可溶性糖、MDA、电导值含量的影响。进而采用盆栽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磷用量对番茄生育期生长状况、番茄产量、番茄品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硝酸盐、番茄红素、Vc含量)的影响;以及磷用量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EC值、速效磷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适宜磷用量,能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有利于叶片中可溶糖的积累,有利于提高抗性,对培育番茄壮苗有积极作用磷用量,磷用量1500mg·kg-1是番茄幼苗生长极限值。2.适宜磷用量,能够增加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磷用量(P2O5)为150~200mg·kg-1时效果最好;植株生物量随施磷量增加,以磷用量1000mg·kg-1为最高;适宜磷用量(150~200mg·kg-1)能促进植株对氮、钾的吸收以及向果实中的运输,有利于质量和产量的提高。3.适宜磷用量有利于增进番茄的营养价值,以磷用量为200mg·kg-1时品质最佳。而过量磷用量提高了果实的酸度、硝酸盐含量,降低了糖酸比,果实品质较差。4.磷用量与速效磷、EC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呈负相关。土壤酶活性在适宜磷用量(150~300mg·kg-1)下有促进作用,而过量施用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降低了土壤酶活性,提高了土壤EC值,破坏了土壤环境。本研究认为,适宜的磷用量,可促进番茄生长,有利于质量和产量的提高。温室生产中过量施用磷肥会使果实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同时还造成土壤养分失衡、资源浪费、环境恶化,不利于日光温室蔬菜优质高产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合理施用磷肥是建立环境保护与高产、优质、高效施肥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