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BBs(多溴联苯)和PBDEs(多溴联苯醚)这两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在阻燃剂中,是近来备受关注的两类污染物。中国自2000年以来PBBs和PBDEs的使用量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由于缺乏化学键的束缚,此类化合物在电子类产品生产、使用和拆解时可进入环境,从而影响环境安全。这两类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机理与PCBs(多氯联苯)相类似。本论文通过建立土壤、鱼体和植物样品中PBBs和PBDEs的检测方法,分析讨论了长江重庆至宜昌段沉积物、鱼体、植物样品中PBBs和PBDEs的分布,与国外相似样品中PBBs和PBDEs含量进行比较,对PBBs和PBDEs可能导致的癌症风险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初步建立了土壤、鱼体和植物样品中27种PBDEs和22种PBBs通过GC-MS/MS的检测分析方法。优化了27种PBDEs和22种PBBs在土壤、鱼体和植物样品中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选择了最佳的ASE、GPC和GC/MS/MS分离分析条件,探讨了两类污染物GC-MS/MS分析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方法检测限、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等方法指标,并运用该方法分析了28个表层沉积物、24个鱼体肌肉和27个植物叶片中等样品中49种BFRs的残留量。(2)长江重庆至宜昌段表层沉积物、鱼体肌肉和植物叶片中22种PBBs含量分别为26.25pg·g-1·dw(0.52~138.62pg·g-1·dw)、110.93pg·g-1·dw(30.53~563.44pg·g-1·dw)和84.19pg·g-1·dw(19.65~288.21pg·g-1·dw); PBDEs含量分别为63.10pg·g-1·dw (ND-648.70pg·g-1·dw)、112.47pg·g-1·dw (20.61~789.32pg·g-1·dw)和81.69pg·g-1·dw (15.47~454.75pg·g-1·dw)(3)研究区域分析所得数据表明,PBBs以PBB1,31和103为优势污染物,并且发现PBB209有一定浓度的检出率。该结果符合市场曾大量使用高溴代联苯作为溴代阻燃剂的事实,说明该区域PBBs污染主要来自电子电器商品,由于商用PBBs不包含低溴代联苯,那么这些低溴代联苯有可能是通过高溴代联苯的光降解或微生物降解而成。(4)研究区域样品中PBDEs以BDE28、47、77和99检出率及检出浓度较高,为优势污染物;并且BDE209具有一定程度的检出。研究证明,BDE28为BDE47在表面活性剂中最主要的降解产物,说明BDE28可由高溴代联苯醚降解而来;BDE47、BDE77和BDE99在商业八溴联苯醚中所占比例较高,证明该区域的BDE28、47、77和99有可能来自于商业五溴和八溴联苯醚;BDE209在环境中很容易通过光照或者生物作用而进行降解,可以得知BDE209则主要来自用于纺织品或电路板聚酯中的商业十溴联苯醚。(5)沉积物中溴代阻燃剂(BFRs)的浓度与氧化还原电位(ORP)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实验结果与国外类似水体沉积物、鱼体和植物样品相比较,显示该区域两类BFRs在环境中的浓度处于较低污染水平;癌症风险评价发现该区域居民食用鱼肉摄入PBBs和BDE209而带来的风险分别为1.97×10-9和1.86×10-12,说明该区域鱼肉因PBBs和BDE209污染所引起的癌症风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