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串联竹球与组合填料为生物膜生长载体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微污染水。首先以3组不同填充率40%组、60%组和80%组的反应器以人工挂膜法启动,挂膜期间,设置HRT为1.5h、DO为2mg/L,填充率为80%组反应池挂膜26天成熟,各水质指标去除率分别为:CODMn47%-54%、NH4+-N20%-30%、TP 27%-53%、TN10%-20%,处理效果优于填充率40%组和60%组,且这两组反应池需38d才挂膜成熟。因此,后续运行选择填充率80%组的反应器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实验和设计。稳定运行时,实验探讨了 HRT、DO和曝气方式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生物膜性状和生物相特征观察进行处理效果的机理分析。设定HRT为1h、1.5h,DO为2mg/L、3mg/L、4mg/L、5mg/L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将反应池曝气方式设为阶段曝气,HRT为1h,DO为3mg/L时,各指标去除率分别为:CODMn41.2%~54.7%、NH4+-N39.8%~62.7%、NO3--N46.7%63.6%、TN30.4%~58%和TP41%~54.6%,出水水质总体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根据上述实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设计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水源地上游支流微污染水的中试工艺流程和构筑物,计算各主要构筑物尺寸和运行条件参数,为工程实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