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手机遗失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因此应该开展对遗失手机的找回和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智能手机及其应用的研发人员已经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方案,使用多种方法来帮助手机用户找回遗失的手机或者帮助他们保护手机中的信息。但是几乎没有研究者在遗失手机领域中全面分析其中的漏洞并提出全面的解决方案,这就导致现存的手机找回和信息保护程序功能虽然多,但广大的智能手机用户在手机遗失后却没有真正有效的手段找回自己的手机,更无法保证手机中存储的重要数据的安全性。本论文以基础级的手机找回技术为突破口展开研究,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努力探寻手机遗失后的各种场景,从中提取出用户对手机找回功能的核心需求。在对该技术研究开发的过程中,首先介绍了Android平台的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和验证了各种手机找回组件的可行性。接着通过结合手机遗失后的各种状态,将其信息安全状态划分成无感知、物理控制权转移、通讯隔离、数据篡改、硬件分离等5种状态。作者根据这5种状态最终设计、总结、提炼出一系列适应各种应用场景的遗失手机找回和信息保护策略,并提出了关于信息保护方面和硬件防护方面不同改进方向的设想及部分解决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各类智能手机信息安全技术后发现,身份识别技术领域拥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而且智能手机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功能模块是应用层保障手机安全的关键部件,与手机找回功能的实现技术有共通之处。因此,作者在已经相对成熟的图案验证技术之上,结合生物识别技术,提出、实现并验证了一种基于图案验证的手机智能身份认证方法,以增强智能手机的安全性。最终达到了对仿冒者身份的识别率100%、对用户身份的正确识别率94.8%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