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工人革命理论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体系的主体内容,孕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40至8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唯一科学理论。毫无疑问,工人革命理论生成、发展的时代、社会条件与中国现代化革命和建设展开的时代、社会性质截然不同,而且,马克思工人革命理论毕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革命的看法和观点,带有那个时代和地域的烙印,具有很强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如何认识这些局限性,以便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承继、发展与创新,这正是本课题所意欲达到的目的。若想探讨马克思工人革命理论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指导价值,首先要对这一理论的生成从源头上进行追溯,作出追本逐末的综合分析。尤其需从历史根源上探寻西欧特有的城邦与城市的兴起对西欧完成向近代转型的历史作用,它们是马克思工人革命理论产生于西欧的独特历史背景因素。19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开始明朗和激化,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新兴阶级——无产阶级产生,并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社会历史舞台。同时,空想社会主义也异常活跃在西欧的政治历史舞台上。可以说,当时西欧完全具备了工人革命理论生成的社会、经济、阶级和思想基础。另外,工人革命理论只所以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是因为他们独特的个人条件和身处德国这一特定的社会客观条件所决定的。马克思工人革命理论毕竟产生于100多年前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这一理论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我们应与时惧进,正确理解、诠释马克思工人革命理论,使其保持科学性与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恩所倡导的工人革命不仅要解放工人阶级本身,也正如他们所言:“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类解放”。所以,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题中之义,马克思工人革命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所涵盖的农民思想是毛泽东农民革命学说产生的理论根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在秉承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