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民间木版年画的改良看中国古代复制版画的功能转变与本体转型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h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样式之一,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存在。在宋代,年画已很兴盛,至清代乾隆年间,年画作坊日益增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从古至今,中国传统的年画艺术,在沿袭历代图式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各个时期均呈现出不同面貌。尤其是在近代,改良木版年画的出现,刷新了传统年画在人们脑海里的刻板印象,以一种新的姿态赋予我们新的认知。这种改变和中国清朝末年的国情不无关系,在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长河中,任何转变与革新都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变迁紧密相连,年画也是如此。自年画诞生以来,年画的内容一般都是以表现健康、吉祥或歌颂升平为主,像“神仙故事”、“岁寒三友”、“仕女娃娃”诸如此类。明清之前,戏曲人物、福禄寿、大胖小子、财神、仙女是年画的主要表现内容;清朝末年,战争、维新变法、新鲜事物是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年画的新题材和新内容;建国以后,表现领袖人物成为年画进入新时代的象征,过去年画中的仕女娃娃、花草虫鱼,随后也演变为人物故事、乡土风情等。从一定程度上讲,不同时代的年画作品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与民情,可以说,年画题材与内容的不断革新给传统年画注入了一种新的发展可能性。就年画功能来看,作品的新内容与新的社会需求相吻合,改良年画的功能转变推动年画自身艺术本体属性的发展转型,同时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为更多新事物、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快捷的途径。作为中国传统的复制版画,民间木版年画正一步一步从人们传统的认知范畴中脱离出来,我们从清末民初这一阶段年画不断发展的脚步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年画在功能及价值上的转变,也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创作版画的出现并非偶然,中国本土复制版画的发展已慢慢呈现出创作版画的某些特性,已经为创作版画的引进和兴起做好了铺垫。在中国版画艺术成长的漫长过程中,从传统复制版画在历朝历代的稳步发展到清末民初经过改良的风俗版画大量传播,再从1931年创作版画的引进与兴起至今天我们对当代中国版画创作与理论思考的新思维和新视角,中国版画实现了由复制到创作的属性转变,并伴随着时代变迁和国家转型,迸发出新的生机。因此,本文主要焦点凝聚于清末民初这一时代变迁的特殊时期,通过研究发现,经过改良的民间风俗版画呈现出的新面貌与后来从国外引进的创作版画在内容及功能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本文进一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此时期版画的表现内容、功能转变和艺术本体转型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其他文献
本文将从螺旋CT的原理、主要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井下油田小修作业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如工作环境条件,机械设备的完整性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这些都有可能制约井下油田小修工作的效率,因此,依照油田井下小修作业的特征,优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开放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的患者86例,根据侧支循环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吿》中指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并将全面实施"营改增"。从2016年5月起,"营改增"在原来的基础上
目的 :分析不同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及密度分辨率的影响 ,探讨单层螺旋CT在最佳密度分辨率时的扫描参数。结果 :当kV不变时 ,随着mAs的增加 ,图像的噪声得到改善 ,密度分辨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型终端设备在蜂窝网络、传感器网、物联网等资源受限环境中得到广泛的使用,需要低功耗、低成本、达到安全需求的加解密、实体认证、恶意或失效节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传承和展示邯郸工业文明,弘扬历史文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遗产的普
报纸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是我国随销售电量、统一标准征收的,旨在鼓励全社会重视可再生能源利用,调动社会各种力量踊跃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有效措施。本文从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
中存在名词化现象的必要性,基于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通过对EI论文摘要中相关的名词化用词不准确、语义表述错误、句子衔接松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年龄≥75岁的高血压患者264例,分为汉族组138例,维吾尔族组(维族组)1 26例。检测血压昼夜节律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