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公安民警来说,执行警务活动时,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夜间或者一些光线不佳的场所进行,如何能在暗弱光环境下保证自身安全,发挥射击技术,是每一名警察都应该掌握的技能。2015年河北肃宁特大枪击案给我们留下惨痛的教训,通过模拟此次案例的现场环境进行对抗演练,发现其中处置不合理之处,提出相适应的射击技术并进行实验验证,以期对今后的执法战斗有所帮助。实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测试暗弱光环境对射击效果的影响及适应性射击技术。包括:不同光照强度对射击效果的影响及提出适应性射击技术并进行实验验证;光线照射的不同方向下的射击技术;对闪光目标的射击技术;动作瞄准与视觉瞄准在7米、15米射击成绩的比较,提出动作瞄准的技术要领和优势以及能力形成的过程。第二部分介绍警用手电的使用方法,提出警用手电的功能及配合手枪运用战术,测试出正手、反手、FBI射击技术在长亮与爆闪照射方式下对射击效果的影响。第三部分测试暗弱光对射手视觉的影响。通过测试暗适应、明适应以及视觉后像对射手视觉的影响,得出暗适应、明适应以及视觉后像后射手辨别目标所用时间以及辨别目标后通过准星缺口进行有效视觉瞄准时所用时间。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发现:1.根据射手辨别目标以及对准星缺口的平正关系的确认提出四档光照强度:8lux—20lux、3lux—8lux、1lux—3lux、0--1lux;2.7米距离:白天与暗弱光环境下,动作瞄准组在命中率相近的情况下时间上显著低于视觉瞄准组,因此应加大动作瞄准技术训练;15米距离:白天,视觉瞄准组的首发命中率显著高于动作瞄准组,则应以视觉瞄准训练为主;暗弱光环境下,对于视觉瞄准与动作瞄准射击影响都非常显著,不利于快速射击。3.配合手电正手射击技术为射手们的首选,爆闪档位对射手影响很小,对嫌犯影响很大,建议今后训练中以爆闪档位训练为主。4.明适应对射手影响很小,暗适应及视觉后像对射手影响很大。在突入房间之前应进行一段时间的暗适应,同时应加大暗适应及视觉后像的适应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