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螺纹旋风铣床控制系统开发与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螺纹旋风铣床是用来加工大直径大螺距直螺纹与锥螺纹的关键设备。鉴于国内中小型企业中现有的外螺纹旋风铣床大多是由普通车床改造而成的传统旋风铣床,在生产上来说生产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且加工效率也较低,加工质量取决于工人操作水平,产品参数繁多也不便于信息化管理。因此,立足于传统的外螺纹旋风铣床对外螺纹旋风铣床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具有符合我国国情适于中小型企业的实际意义与社会价值,并对其他机械行业中大螺距螺纹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参考意义。以传统外螺纹旋风铣床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机械结构、工作原理与工人操作习惯,确定改造方案,改进加工方法,设计自动化加工流程,在此基础上确定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通过PLC控制器、上位机、伺服系统、传感器以及人机界面的结合来实现旋风铣床高效率、易操作的自动化加工。根据总体方案与控制要求,对控制系统进行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包括对PLC控制器、伺服系统与传感器等硬件进行选型,根据选型结果与控制对象的要求进行电气系统的设计:主电路、控制回路与伺服系统电路设计等。PLC程序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满足控制要求并开发出一种新的适用于自动化加工生产方式的对刀方法与相适应的对刀计算程序,以排除人为误差使进刀角度更为精确,采用串口通信实现PLC与触摸屏和上位机的数据通信,运用C#编程语言在Windows系统的.NET平台开发设计一种控制系统的上位机软件用于识别所加工工件的CAD图纸,建立不同规格的产品参数数据库。改造后的旋风铣床工人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交互界面友好,并且可以快速识别加工工件的CAD图纸将有效参数传达给下位机与人机交互界面,不同产品的参数保存到数据库便于信息化管理,这些都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新的加工方式也保证了良好的产品质量。目前,该设备已调试完毕,在企业中稳定运行。
其他文献
本文的上篇,探讨了影响医疗保险的因素及各自的特殊性。本篇将回到主题,探讨医疗保险本身的特殊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由医疗保险特殊性歧义引发的有关观点。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体现了药品流通管理理念,在管理要求上消灭了质量控制盲点,突出流通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和关键环节。质量控制强化实效性和真实性,并对整个行业
期刊
肯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主要在冲破了传统僵化的体制和观念。并不于从财政上把后勤部门分离出去和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后勤。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学校。它改革的方向目前主
通过系统梳理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分析与SAS》的教学发展过程,认为当前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我们应该以SAS编程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经济数据的整理
经济发展史(熊彼特大规模技术创新周期)表明:54年至60年左右发生一次的大规模建筑业高潮的结束,就是经济大萧条(持续多年的大的经济危机)的开始。温家宝总理2010年初在国家科学奖励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超声影像表现特征及其评估该病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1例经病理证实为GM患者的资料,研究其超声图特征以及超声分型,并行BI-RADS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