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产品,其均等化发展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基础教育想要均等化发展,核心是要满足“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首先是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其次是过程公平,再则是结果公平。然而现实当中,要实现这样全方位的均等化,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地方却没有达到这一目标,尤其是我国城乡基础教育领域,具有明显的不均等特征。本文以广东省阳江市为样本,深入探讨了基础教育均等化在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地级市的实施情况。在分析过程中,首先从厘清教育均等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为分析阳江市基础教育均等化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系统地分析阳江市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现状,并尝试借助基础教育均等化的相关理论和观点,探讨现时阳江市城乡基础教育出现不均等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政策体制入手,从政策支持,财政投入,硬件支持,师资建设等方面,为实现阳江市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阳江市在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方面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均等化措施落实不力等问题,尤其在政府投入、教育资源管理等方面,城乡教育存在较为明显的非均衡性。政府应当重视城乡教育均等化问题的落实,切实调整相关政策,引导和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实现。另一方面,阳江市作为我国的一个普通地级市,其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所面临的困境具有典型性。在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问题上,阳江市、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这就需要从广东省、甚至国家层面加强制度设计、调整政策导向等,从而在实施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问题上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