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社摄影部的改革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新闻摄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媒介融合转型,报社为节约成本、为改革组织结构,将摄影部裁撤掉或者将其并入文字部门,让摄影记者的地位愈发模糊。基于这样的背景,摄影部门的现状如何?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它们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们有着何种改变?这都值得去关注。本文以摄影部为研究切入点,选取湖北地区较有影响力的三家报社:《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利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媒介融合时期,湖北地区三家报社重塑中央式的新闻室,实现组织内部资源的共享。摄影部在此基础上与其他部门合作,共享新闻线索,创新新闻报道。为适应媒体行业大环境的要求,摄影部注重丰富新闻呈现形式,尝试视频、直播、VR;同时积极运用先进的摄影设备、后期技术,改变传统拍摄方式,在特定项目中采用航拍、全景等手段。在新闻内容打造上,三家报社摄影部追求高质量的新闻图片,打造高水平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摄影专版;为保证图片质量,三家报社对原有的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改革,增加针对图片、视频报道的多项考核标准。同时,坚持“采编经营分离”的原则,专注新闻拍摄与策划。然而,在融合转型中,三家报社摄影部都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和困境,比如发展定位不明确、专业人才欠缺、图片商业价值意识不到位等。整体看来,湖北地区三家报社摄影部为了适应媒介融合,对自身资源进行整合,尝试变革。但是,作为中部地区较为有影响力的三家报社,摄影部的融合举措在全国范围内还不够突出,变革定位尚不够清晰,仅处于“随大流”的阶段,自身的独特性并不明显。这也恰恰反映出大多数传统媒体的现状,值得反思。
其他文献
中国在走向大国经济时必须面对结构性命题。当前我国处在工业化加速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结构变化最为突出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发展成本急剧上升的时期。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工业化加速时期之所以也是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发展成本迅速上升的时期,与结构性原因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中国在走向大国经济时必须应对这种结构性挑战。为此,需要考虑两个层面的转变:一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即从单一强调经济增长、认为增长可
<正>减刑、假释制度的有效实施,具有激励罪犯自新、节约司法资源、修复社会关系等重要功能。但是,我国假释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适用率过低、罪犯考核制度不
能源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保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成为了现如今世界能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在这个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微电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持续且高效的电力系统,被业界广泛认为是一个技术平台开阔、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方向。而针对不断发展的微电网技术,各国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关于其优化以及控制策略的理论,其中强化学习是机器学习中较为热门的优化算法,也可以应用于微电网中。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微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弱势群体的特征,加强了对高校图书馆的认识,提高其重视校内弱势群体,为校内弱势群体的服务提供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现代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从而带来了居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这也导致了生活垃圾产量的急剧增长,大量生活垃圾
对于中国民众、尤其是社会学者而言,在理解中国的大国经济过程中,尤其要警惕几种不恰当的假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为理性和清醒的认识。这些不恰当的假设包括:总量化假设,即只从经济规模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大国经济,而忽视了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依然较低的事实,以及由这个事实所引发出的各种潜在经济和社会效应;单向化假设,即只意识到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而忽视了其他经济体,尤其是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对中国发
"要勤奋学习,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是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