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攀煤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边坡的形成机制和变形破坏机制,确定了边坡的主要地质灾害—崩塌。在此基础上,对高边坡进行了放坡设计,分析了放坡后的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情况,使用排水+框架锚索(杆)+挡土墙的综合治理措施,使得边坡得到一步到位的、永久的治理和利用。 论文首先研究了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全面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和边坡的主要地质灾害,将边坡分为西段不稳定边坡区(1160剖面~1240剖面)和东段相对稳定边坡区(1240剖面~1320剖面),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再现了边坡在自重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和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类比和规范要求,确定按照1:0.75进行放坡处理,并分析了放坡后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分别通过极限平衡法、蒙特卡洛法概率分析、参数敏感性分析和有限元稳定性计算等多种方法对边坡在各种工况下的进行稳定性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西段边坡较之东段边坡稳定情况差,是边坡支护的关键之处,而东段边坡相对是稳定的;边坡的综合治理措施选用的是框架锚索(杆)并结合挡土墙和排水工程,治理设计根据不同区段的稳定性情况采用不同的支护结构,做到了经济合理的要求;在边坡的坡脚设置重力式挡土墙,防治边坡小规模的崩塌,会对上部的锚索支护护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边坡的稳定;东段边坡的填方区也给出了治理对策;最后通过三维显示拉各朗日有限差分程序(FLAC3D)模拟了高边坡放坡和支护效果,论证了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综上,通过对高边坡的系统的工程地质研究和治理措施的选用,再加上多种稳定性评价方法的选用和支护措施的选取,必然可以使边坡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和不利工况下的长期稳定性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