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低碳城市的时空耦合协调度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低碳城市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绿色低碳经济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城市土地是低碳城市发展的物质载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否合理、城市土地是否具有高投入产出比、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是否和谐等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低碳城市的发展。而低碳城市的给城市土地利用的环境、社会效益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不能仅仅追求经济上的最大产出,而是要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来追求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低碳城市发展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此二者之间形成和谐、促进的协调发展关系才能实现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本文以广东省珠三角城市群为例,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首先基于该地区2005-2012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分别计算出珠三角9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和低碳城市综合评价值,并将指标体系各一级指标得分进行分离,从而解释珠三角9市各自综合评价值的特点和原因。其次,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低碳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计算各个城市2005-2012年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低碳城市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探讨珠三角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城市二者之间的藕合发展程度。此外,为了使研究结论更直观,本文还借助ARCGIS10.2软件,绘制了珠三角9市2005、2008、2010、2012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低碳城市综合评价值、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低碳城市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图,展示了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差异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珠三角地区整体来说各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其中深圳、广州、东莞的综合评价值较高。珠三角地区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并不明显,其中广州和深圳的低碳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地区。其次,珠三角地区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城市的耦合协调性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耦合协调度不高,至2012年除了深圳、广州、东莞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协调阶段,其他城市长期处在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阶段;且除深圳外其他8个城市的协调发展度显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制约了城市低碳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对促进珠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针对开发基于移动设备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高成本问题。设计了基于Websocket技术实现的通过HTML5客户端控制的智能设备。HTML5客户端可实现跨平台使用,无需考虑智能手机或电
<正> 腔阔盘吸虫是寄生在牛羊胰脏胰管中的常见寄生虫之一,严重影响牛羊的健康。Basch(1965)在马来西亚发现红脊草螽是胰阔盘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后,在朝鲜,苏联也都证实草螽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高校网球教学现状的不足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从教师合作、学生分层两个角度提出建设网球教学团队的具体内容和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剪纸中的吉祥图案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陕北民间剪纸吉祥图案为例,探讨了吉祥的主要内容"福"、"禄"、"寿"、"禧",以展现剪纸艺术深厚的
朱陆无极太极之辩非如时贤所说 ,只是朱陆之争的副产品 ,没有思想意义 ,这一论辩的本质是是否易简之争 ,而非其他。极字训至训中的争论 ,也决非只是文意理解上的不同 ,而是朱
在国际贸易托收结算业务中,委托人和托收行签订有委托合同,托收行是委托人的代理;同时托收结算中委托人同意托收行确定代收行参与托收,代收行同意参与托收等,双方都就托收事
过渡型社区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社区形态。由于是自上而下的人为推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失地农民问题,外来
岁末,很多媒体都刊发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流行词汇”“年度汉字”等,入选的网络语言越来越多成为显著特征。比如今年《咬文嚼字》评选出的“十大流行语”,网络词汇就占了七
报纸
本文选取1998-2011年间126个国内外经济指标建立了SFAVAR模型,并基于国际经济因子的构造从外部冲击和内部作用机制两个角度考察了汇改前后不同汇率制度弹性下我国货币政策的
《瓦莱塔原则》是目前关于历史城镇与城区保护的最新、最重要的国际宪章,它在《华盛顿宪章》、《内罗毕建议》等一系列文件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历史城镇与城区保护面临的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