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对《文心雕龙》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周易》是《文心雕龙》思想之本。易者,象也。《易经》乃圣人立象、设卦、系辞而作。《易》的一切思想内容都是寄寓在卦象之中的,因此,《易》以卦象为本,义理为末。刘勰大量引用卦辞、爻辞说明写作道理,用卦象比喻文体风格。种种迹象表明《文心雕龙》与《易》卦之间关系密切。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易》立象尽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文心雕龙》和《易》卦之间是否存在着更为隐秘的关系?笔者试图对两者的隐秘关系进行探微。第一章,笔者对《文心雕龙》文学起源论与《易》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微。《原道》篇所描绘的“玄黄色杂”和“日月叠璧”象征了阴阳的交流、统一;“方圆体分"和“山川焕绮”象征了阴阳的对待、区别;刘勰描述“道之文”的取象和八卦取象基本一致,从形象描述中所抽象出来的阴阳对立统一关系和八卦所反映出来的对立统一关系相同。“太极”被刘勰认为是“人文之元”。根据易学对“太极”的解释以及刘勰关于“太极”的思想,以王弼所谓“无"释“太极”较为妥当。“太极"只不过是人文发展的逻辑起点,而《易》卦才是“幽赞神明”的最早文化符号。作为文学的现实源头,卦象运用自然界之八大“象”,以及“象”的叠加组合会意性、象征性、隐喻性地反映自然和社会之道。《易》卦明道,所以文以明道;《易》卦以象为本,所以,形象性是文学的本质属性。第二章,笔者对《文心雕龙》“风格学体系”与《易》卦的关系进行了探微。从《周易》八卦取象的角度看,八体可成为八卦的取象。八卦和八体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刘勰对作家的艺术个性的分析,借鉴了《周易》八卦形成的思维模式,他根据影响性格形成的先天、后天因素,把作家的艺术个性分为八类,并建立起了八类性格和八种风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样以来,八性、八体与《周易》八卦也都具有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千变万化的艺术个性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风格。刘勰整个风格学的体系建构参照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的六十四卦模式。第三章,笔者对《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某些篇次和六十四卦某些卦象所隐含的关系进行了探微。某篇反映的文学原理、创作规律与某个卦象反映的义理相通;篇次的基本宗旨和卦象的卦义相似;篇次的思路、义脉和某卦各爻爻义的变化大致对应。笔者依次分析了《神思》篇与《乾》卦,《通变》篇与《恒》卦,《定势》篇与《艮》卦,《熔裁》篇与《损》卦,《养气》篇与《无妄》卦,《指瑕》篇与《小过》卦之间隐含的象征性对应关系。另外,一些篇次反映的文学原理和某对综卦反映的义理相通。《情采》篇反映的文学原理与《泰》、《否》卦的义理相通;《风骨》篇反映的文学原理与《娠》、《央》卦的义理相通;《隐秀》篇反映的文学原理与《明夷》、《晋》卦义理相通;《附会》反映的文学原理与《既济》、《未济》卦的义理相通。《总术》的地位与“创作论”中“不用之一”的“太极"位置相似。卦象具有丰富的意蕴和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笔者对《文心雕龙》与《易》卦隐秘关系探微的结果发现:刘勰模仿、参照八卦、六十四卦建构理论体系的痕迹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