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选择之一。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近些年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自2011年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启动后,在碳配额交易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再制造以其特有的优势,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再制造业起步比较晚,经济体量比较小,所以很多再制造企业在发展中面临资金不足的风险,因此资金问题成为了制约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学者从融资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融资方式对制造/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但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信贷资源加速向大型企业集聚,且中小企业信贷成本提高,从而造成越来越多的再制造企业无法满足银行的信贷门槛,从而无法实现融资。在此背景下,作为与制造业紧密联系的融资租赁业在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制造/再制造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以碳配额交易政策为背景,将融资租赁作为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方式,研究了三种融资租赁模式(即售后回租融资租赁、直接融资租赁、分成融资租赁)对制造/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总利润以及碳排放总量的影响。首先,仅对解决制造/再制造企业的资金约束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制造/再制造企业为研究主体,研究了在碳配额交易下考虑售后回租的制造/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问题,分析了通过售后回租获得的设备出售款以及自有资金量对企业当期生产决策、总利润以及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其次,研究了通过直接融资租赁方式解决制造/再制造企业资金约束以及设备升级改造问题。以制造/再制造企业为研究主体,研究在不影响当期生产所需自有资金量的情况下,通过直接融资租赁方式分别引入低成本生产设备和低碳排放生产设备对制造/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并分析了单位生产成本降低量、单位碳减排量以及自有资金量对制造企业生产决策、总利润以及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最后,研究了通过分成融资租赁方式解决制造/再制造企业资金约束以及减排升级的问题。以制造/再制造企业为研究主体,研究在不影响当期生产所需自有资金量的情况下,通过分成融资租赁方式分别引入制造过程碳减排设备和再制造过程碳减排设备对制造/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并分析了收益共享率、单位碳减排量以及自有资金量对制造企业生产决策、总利润以及碳排放总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