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吸收剂液相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38次 | 上传用户:hhjs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目前为止,就烟尘、SO2、NOx等单一污染物而言,国际上已经先后发展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成熟技术,其中一部分到了工程应用,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工艺,如静电除尘、钙基烟气脱硫、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活性炭脱汞。这些技术的特点是:一项技术仅针对一种污染物,通过一套专门的设备实现污染物的脱除。这种污染物分级治理方式,存在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及能耗高、烟气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燃煤污染控制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因此开展烟气多污染物同时脱除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新兴的研究领域。基于当前研究热点,论文详细地研究了亚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和过氧化氢/碱性溶液两种新型复合吸收剂体系中影响同时脱硫脱硝的因素,发现吸收剂溶液pH、吸收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吸收剂组成及比例对脱除效率影响显著。研究获得了两种新型复合吸收剂体系最佳脱硫脱硝实验条件。其中以亚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为吸收剂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溶液pH为5.5,次氯酸钠与亚氯酸钠摩尔比为4,反应温度为50℃;在最佳条件下,二氧化硫脱除效率几乎达到100%,氮氧化物脱除效率达到80%。过氧化氢/碱性溶液为吸收剂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溶液pH为10.5,过氧化氢浓度为0.8175 mol·L-1,反应温度为47.5℃;在最佳条件下,二氧化硫脱除效率几乎达到100%,氮氧化物脱除效率达到70%。通过新型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产物分析,揭示了脱除反应机理,其中亚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反应历程为以亚氯酸根离子、次氯酸及中间产物二氧化氯和氯气共同与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发生了氧化吸收反应,且反应可同时发生于气液两相;过氧化氢碱性溶液同时脱硫脱硝反应历程为过氧化氢、过氧氢根离子及相关自由基在液相共同与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发生了氧化吸收反应。基于新型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亚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硫分压和一氧化氮分压的分级数均为一级,宏观反应平均活化能分别为21.598 kJ·mol-1和8.166 kJ·mol-1。过氧化氢碱性溶液脱硫脱硝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硫分压和一氧化氮分压的分级数均为一级,宏观反应平均活化能分别为1.378 kJ·mol-1和3.722 kJ·mol-1;同时脱硫脱硝时,二氧化硫对一氧化氮吸收具有抑制作用,对一氧化氮吸收速率影响与其气相分压成1.2次方关系,抑制反应活化能为46.634 kJ·mol-1;一氧化氮对二氧化硫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对二氧化硫吸收速率影响与其气相分压成2.8次方关系,促吸收反应活化能为155.86 kJ·mol-1;同时脱硫脱硝传质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二氧化硫吸收为传质控制步骤,一氧化氮吸收为反应控制步骤,一级反应平均活化能分别为42.654 kJ·mol-1和27.768 kJ·mol-1。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项目群管理、项目组合管理等理论基础,并结合项目管理实际对多项目管理进行较深入地分析,提出以职能管理、战略管理体系与项目管理体系相融合的管理模式,对于多项目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写进"十三五"规划建议,作为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绿色发展,是五大发
目的了解阿勒泰市区及周边农牧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制定蛲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采样。结果总体蛲虫感染率为2.17%,汉族与少数
目的:通过研究人过度增厚的子宫内膜围着床期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20例过
质量管理在汽车的设计开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汽车产品的气量管理过程中,DFMEA和QFD是两个重要的质量工具,二者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两个工具既能够使产品满足顾客需
在器物的芳华岁月,器型、釉色的润泽无声无息地演绎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件器物虽有破损,不仅仅是器物的曾经芳华吸引,更是器与人的情感共鸣,即修复的价值所在。在当下物质文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
在我国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有着大量丰富的民间故事,它们不仅有着深厚的教育意义,而且更能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果将其应用到我国动画创作过程中,那么不仅可以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