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三鹿奶粉、汶川大地震事件使“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迅速从学术界进入到社会公众的视野。随着全球化进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强化、市场竞争的激烈,产品同质性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产品/服务的联系了。产品对消费者的作用日益甚微,企业需要借助一系列的企业社会活动来提升企业形象来获得竞争优势和利益。西方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有着较长的研究历史,但随着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公众意识的变化,企业社会责任原有研究成果的局限性日渐明显,同时,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有着较强的本土性,消费者受周围环境及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郑州市消费者的实证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郑州市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现状,探讨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认知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本论文在相关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从社会行为归因理论和有限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因素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认知有一定影响,而性别、职业类别和收入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认知无关。消费者对企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社区责任和社会公益和慈善责任的认知度较高,对环境责任的认知度较低。(2)消费者对企业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以及社会公益和慈善责任的行为认知都有助于消费者的一般购物行为和劝购行为。但是由于距离因素,对持续购买行为没有相关性。(3)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消费者的一般购买行为和劝购行为存在正相关,而与持续购买行为没有相关性。但是,在控制了价格和距离两个因素后,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一般持续行为的相关性有所下降,与劝购行为的相关性有所提高,而与持续购买行为有相关性,说明距离和价格因素影响着消费者的一般购买行为和劝购行为,对消费者的持续购买行为有决定作用。最后,笔者根据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消费行为的关系以及消费者的意见,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