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及5/6肾切除大鼠P-Selectin和PSGL-1的干预作用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oveme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试验通过测定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湿热证患者服用清肾颗粒(Qingshen Granule,QSG)前后血清中P选择素(P-selectin)、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含量,探讨清肾颗粒能否通过抑制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P-selectin、PSGL-1水平,减轻肾脏损伤,延缓慢性肾衰进展,为清肾颗粒治疗CRF提供可参考的客观指标。方法:按照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采用SPSS17.0产生的随机号将60例CRF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中药灌肠)30例,治疗组(西医基础治疗+中药灌肠+清肾颗粒)30例,疗程为12周。另设正常组30例(标本来自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检测血清P-selectin、PSGL-1含量。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证候积分、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P-selectin、PSGL-1含量的比较,评估清肾颗粒的临床疗效。全部数据均用SPSS17.0分析。结果:1.临床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疾病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75.86%)优于对照组(53.57%),差异显著(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79.31%)优于对照组(57.14%),差异显著(P<0.05)。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12周治疗后,治疗组积分较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积分较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1)。3.两组患者Scr、eGFR: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cr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eGFR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cr明显下降(P<0.01),eGFR明显升高(P<0.01)。4.治疗前患者血清P-selectin、PSGL-1水平比较:正常组较药物干预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P-selectin、PSGL-1水平比较:治疗组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较同组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同期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5.安全性观察项目分析: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项安全性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1.CRF湿热证患者血清P-selectin、PSGL-1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1)。2.清肾颗粒对CRF湿热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3.清肾颗粒可以降低CRF湿热证患者血清中P-selectin和PSGL-1水平,说明下调P-选择素及其糖蛋白配体含量是其减轻肾脏损害的可能机制之一。4.患者服用清肾颗粒后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且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检测均未见明显变化,说明清肾颗粒安全性良好。目的:制备5/6肾切除肾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清肾颗粒对其肾脏组织中P选择素(P-selectin/CD62P)、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是否能够通过抑制P-selectin、PSGL-1的表达,进而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0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氯沙坦组各12只。除正常组以外的各组大鼠构建5/6肾切除肾纤维化模型;氯沙坦组用氯沙坦钾片混悬液灌胃;其余3组依次予以相应剂量清肾颗粒水溶液灌胃。12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进食及大小便情况、精神状态。检测血肌酐、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urine protein,24h Upro);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法检测肾脏组织中P-selectin/PSGL-1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中P-selectin及PSGL-1 m RNA的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马松(MASSON)、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精力旺盛、体毛平滑光泽、二便正常;模型组大鼠活跃度低,精神不振、体毛欠光泽、小便较正常组大鼠明显减少,大便质干;药物干预组大鼠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其中清肾颗粒高剂量组大鼠一般状况最好。2.Scr、BUN、24h Upro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cr、BUN、24h Upro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Scr、BUN、24h Upro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氯沙坦组比较,清肾颗粒高剂量组Scr、BUN、24h Upro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清肾颗粒三组相比较,清肾颗粒高剂量组Scr、BUN、24h Upro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各组大鼠P-selectin/PSGL-1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selectin和PSGL-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P-selectin和PSGL-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氯沙坦组比较,清肾颗粒高剂量组P-selectin和PSGL-1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肾颗粒三组之间比较,清肾颗粒高剂量组P-selectin和PSGL-1蛋白表达量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4.各组大鼠P-selectin/PSGL-1的m RNA表达情况(RT-PCR法):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selectin、PSGL-1 m 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P-selectin、PSGL-1 m 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氯沙坦组比较,清肾颗粒高剂量组P-selectin、PSGL-1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肾颗粒三组之间比较,清肾颗粒高剂量组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正常组大鼠肾小球结构完整,无变性、坏死、管型,肾小管结构正常,间质未见炎症及纤维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大小形态不一,可见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部分可见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肾小管管扩张明显,间质可见明显炎性浸润及纤维化。各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基底膜稍增厚,肾小管萎缩、间质炎性浸润及纤维化程度都较模型组轻,其中清肾颗粒高剂量组病变最轻。结论:1.清肾颗粒能够改善肾纤维化大鼠的生存质量。2.清肾颗粒能够明显降低5/6肾切除肾纤维化大鼠的血Scr、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3.清肾颗粒能够下调P-selectin及其糖蛋白配体的蛋白和m RNA表达,减轻肾组织纤维化程度。4.清肾颗粒能够明显改善肾纤维化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延缓肾纤维化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三合一心理干预模式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 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合一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采用SCL-90 量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传统补液方案与限制性补液方案对患者术中循环状态、血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术后康复情况是否存在差异,以探索最合适的肠道手术患者的液体治疗
基于对长江中下游22个浅水湖泊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吸收的测量,运用经验模式估算了紫外辐射(UV-B、UV-A)在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衰减及对应的穿透深度,并利用在武汉东湖实测的紫外辐
青绿山水,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古典绘画艺术。它以石青、石绿这两种矿物质研磨而成的颜料为主色调进行创作,画面最后呈现出精致华丽、富贵浓郁的色彩效果,是我国最早的一种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