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增长导致城镇用地与乡村土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城乡之间用地缺乏有效的互动和管理,造成不同类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供给和需求之间产生矛盾,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土地利用的调控,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实行以“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约束性指标。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区位论、系统论和城乡统筹等理论,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定量定性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1996-2008年潍坊市及其县市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长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潍坊市实际情况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引导和控制未来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潍坊市及其他地区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长提供借鉴。全文共七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是基础理论部分。分析国内外关于城乡建设用地问题的研究进展;阐述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对研究区域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是研究重点。研究1996-2008年,潍坊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的现状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的动态变化;潍坊市城乡建设用地增长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协调状况;潍坊市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因素及规模预测。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城镇工矿用地(尤其是独立工矿用地)增长是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的主要因素,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存在空间差异,城镇人口、GDP和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性等结论。第三部分,包括第六、七章,是对策和结论。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强规划、优化布局、节约集约用地、整治挖潜以及动态监测等几个方面提出引导和控制未来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的对策与建议;总结全文,归纳研究的特点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