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纳米材料与传统吸附材料性能比较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rcji54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普遍存在于室内外环境,不仅对大气环境有潜在影响,也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VOCs的成分复杂,包括芳香族化合物如苯和甲苯,还有脂肪族如正己烷和乙烯。VOCs表现出的毒性、刺激性、致癌作用及特殊气味能导致人体呈现种种不适反应,并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采取高效的检测和分析技术,加强对VOCs分析与监测对保障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VOCs在环境中的浓度一般在1ppbv-1000ppmv,因为浓度很低,大多数分析仪器不能直接检出,因此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即样品富集。前处理是所有分析步骤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目前常用的吸附材料多是多孔材料,包括无机、炭基和有机聚合物吸附剂。无机吸附剂(如硅胶、硅藻土和氧化铝)不适合在水汽成分较多的环境中使用,因为这些材料具有高亲水性。炭基材料对VOCs吸附的研究和使用较多,其中活性炭是典型代表,但是活性炭选择性差,且吸附后难解析,难再生。近年来,纳米吸附材料引起人们的关注,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数量巨大的作用位点,可以大大提高介质的吸附效率。本文着重于比较电纺纳米纤维与传统吸附材料对气态和液态样品的吸附性能。  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电纺纳米纤维与碳质吸附材料对气态有机物吸附性能的比较研究  用制得的纳米纤维及含碳材料吸附挥发性有机物(苯、氯苯、硝基苯等)。从吸附、脱附量、选择性、吸附平衡时间、再生性等方面对纳米纤维与活性炭、碳纤维、碳纳米管的吸附性能进行对比。  (2)基于电纺纳米纤维的采样富集器件与现有材料或器件的比较研究  用制得的纳米纤维及聚合物材料或器件(Tenax、SPME)吸附挥发性有机物(苯、二氯甲烷、氯苯等)。从选择性、动态吸附量、脱附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  (3)混纺纳米纤维对液态复杂样品提取净化性能及应用研究  选取市场食品安全急需监测的样品——麻辣烫汤液为研究对象,用HCX固相萃取柱(磺化聚苯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共纺物纤维填充柱)对其中的喹诺酮药物进行富集检测,考察了线性范围、检测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等方法学指标,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随着电分析化学的发展,非酶传感器在环境科学、食品安全以及临床检验领域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作为一种独特的纳米材料在非酶传感器的构筑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单壁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性质,尤其是酸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其作为导电填料用来提高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已成为各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电极表面的各种金属膜具有着不同的作用,而单壁碳纳米管能够改善和放大金属膜物理化学特性,因
吡唑衍生物的配合物具有丰富多彩的结构,并且在医药、农药以及发光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吡唑衍生物及其配合物已成为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论文以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可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备的基本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师应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特别是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语文课堂提问是激发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