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示代词是汉语和英语中的基本词汇,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本文以指示语理论为基础,结合翻译等值理论,先从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汉英指示代词进行共时的对比分析,归纳两种语言指示代词的异同,为汉英指示代词的对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对《简爱》的中译本和《围城》英译本中部分章节的语料分析,统计出汉英指示代词这/那与this/that对译时的基本情况,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归纳出汉英指示代词对译时的倾向。挖掘造成这种倾向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再进一步探索英汉指示代词对译的方法与策略。指示代词从语用上看是指示语的一种,从语法上看是代词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是通过指明事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远近来确定所指对象,使得语言形式可以和客观世界或者人们大脑中的想象世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指示代词可以做句子成分,描述所替代词的特征、性状、数量等,也使得语篇前后得以保持连贯。汉语的指示代词分为:这/这的组合(近指),那/那的组合(远指)。英语的指示代词分为:this/those(近指),that/those(远指)。本文只探讨这/那的英译及this/that的汉译两方面。国内外对汉英指示代词的对比研究的成果不多,研究对译的文章更少。在以往的对比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侧重从语法、语用、篇章、认知等角度。对译方面,少数学者提出了对译时引入的心理距离的方法,但未有详实的语料对比和分析。语料统计表明汉英指示代词在翻译中并不完全对等,笔者认为这与文化差异、语法体系的差异有很大关系,因此本文从翻译的视角,以语法、语用、文化为根基,探讨汉英语法体系差异、汉英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对于对译的影响。希望本文提出的汉英指示代词对译时采用的距离整合原则、对等翻译原则能为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英指示代词的对译提出一些翻译方法和策略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