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催化丁二烯与异戊二烯共聚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75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催化体系可以调控产物丁戊共聚物的相对分子量,共聚物的生胶强度与相对分子量大小有很大关系,可以通过调控使稀土催化体系制备的丁戊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加工性能。稀土丁戊共聚物在-80℃左右出现单一的玻璃化转变峰,共聚产物中两种单体呈现无规分布,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本工作采用新癸酸钕催化体系,通过在催化剂中添加异戊二烯单体得到均相稳定的催化剂,并采用此催化剂合成丁二烯与异戊二烯共聚物(简称丁戊共聚物)。系统的探究了不同陈化条件、聚合条件以及充油后对聚合物收率、微观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采用新癸酸钕、氯化二异丁基铝、三异丁基铝为催化体系,正己烷作为溶剂在温度50℃下聚合时间5h下实现丁二烯与异戊二烯的无规共聚合。探究了催化剂陈化过程中陈化温度、单体加入量、陈化温度、催化剂各组分之间摩尔配比以及聚合中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单体投料配比对丁戊共聚合的影响。研究表明催化剂配比、陈化时间、陈化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所得共聚产物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聚丁二烯与聚异戊二烯的链节顺1,4-结构含量均在97%以上;催化体系在合成过程中加入单体Ip,可提高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当[Al]/[Nd]为15,[Cl]/[Nd]为1.5时,[Ip]/[Nd]为10时,在催化剂陈化时间60min、陈化温度50℃下聚合收率较高在85%,所得产物分子量分布窄4.2,数均分子量为3.85×10~5~4.30×10~5;共聚产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80℃左右,与理论值接近。当单体投料比不同时,聚合得到的丁戊共聚物的GPC谱图为单峰,表明该催化体系只含有单一的活性中心,DSC测试中,丁戊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异戊二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其他文献
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物种性状改良和疾病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CRISPR系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基因编辑工具,但由于其存在脱靶效应,可能会导致不确定位置的DNA片段遭到破坏。提前对全基因组范围内存在的脱靶位点进行预测来实现风险规避,对安全有效的CRISPR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已有的CRISPR系统脱靶位点预测算法的运行效率都不是很高,在全基因
根据电气化铁路机车的运行特点,从空气动力学、电工学和现代数学等方面对车顶绝缘子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了一种车顶绝缘子的新型结构设计发明专利:通过建立绝缘体系,解决了车
城市快速路主线车流与入口匝道车流的交织会导致主线交织区通行能力下降,形成交通拥挤。传统方法常采用控制入口匝道流量降低交织行为比例以缓解拥挤,但存在控制迟滞性缺陷,为此,提出了一种集成拥堵预测及多入口匝道协同的主动控制方法。以准确判别交织区交通流状态为目标,为基于深度学习的交织区交通拥堵预测方法奠定基础,建立了一种基于投影寻踪的快速路交织区交通状态判别方法。考虑投影寻踪的模型特性,定义了交通状态系数
基于Pro/E和ADAMS软件建立了CMS-04型磁悬浮车辆的虚拟样机单转向架模型,通过静态悬浮和侧向静态导向力仿真测试对悬浮系统适应性进行验证,并对转向架在缓和曲线上的运行状态进
通过对牵引变压器二次侧并联阻容(RC)参数改进前后过渡过程的分析、计算、现场测试,说明整流器的工作条件与RC参数的选择密切相关。改进RC后的线路,从理论计算到现场实际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