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篇章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初,是一门研究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的学科。语言学家将语言结构的理论分为两大类:语法学和篇章语言学。语法学是研究单个的、孤立的句子;而篇章语言学研究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而体现这一关系的衔接与连贯被认为是篇章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衔接是篇章形式上的关联,其主要手段有指称、替代、省略、连词等,这些手段主要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篇章的有形网络;连贯是篇章中语义的关联,主要通过语境、推理等体现,它存在于篇章的底层,是篇章的无形网络。因此,衔接和连贯是篇章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是篇章的重要纽带。本论文以篇章语言学为指导,以阿拉伯经典寓言故事集,最早源于印度梵文名著《五卷书》,由波斯籍文学家伊本·穆格法(724-759)译成阿拉伯文,并在翻译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加工和再创作,于公元750年成书的《卡里莱和笛木乃》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分析该作品的衔接和连贯手段,分析其篇章语言特点。在本书中,衔接和连贯既体现了共性也独具个性,正如指称、替代、省略、词汇等衔接手段在《卡里莱和笛木乃》中均有体现,语境、逻辑等连贯手段也在本书中大量使用,使得篇章语言表达简洁、清晰,衔接紧密且结构完整;内含指称、语篇指称、派生词等衔接手段均体现了阿拉伯语的语言表达特点。与此同时,作为一本阿拉伯经典寓言故事集,《卡里莱和笛木乃》的语境特点突出,总分总结构、逻辑推理贯穿全篇,这些衔接和连贯手段是本书所体现的个性。因此,将语言的微观角度与结构的宏观角度相结合,从篇章语言特点解读这本书,不但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该作品,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阐释和了解衔接与连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