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双联脱磷工艺过程成渣路线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cheung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用户对钢材纯净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钢中有害元素磷的去除是炼钢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程问题。工业实践表明,转炉双联法是冶炼低磷、超低磷高质量钢、缩短冶炼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工艺路线,并在一些钢铁企业得到应用。尽管如此,双联转炉脱磷过程成渣制度及线路的理论研究的缺乏仍然是制约该工艺路线推广应用的瓶颈。因而本论文以双联工艺中低温脱磷转炉、高温脱碳转炉冶炼过程造渣制度为研究对象,开展转炉双联工艺成渣路线的研究。论文以CaO-SiO2-FeO-MgO-MnO-P2O5六元渣系作为脱磷炉渣系,以CaO-FeO-MnO-SiO2-MgO-Al2O3-P2O5七元渣系作为脱碳炉渣系。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了炉渣组元对液相线的影响,结合理论磷分配比和锰分配比,分别得到低温脱磷转炉和高温脱碳转炉的理论成渣路线。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铁水中Si、P含量和炉渣组元对脱磷的影响,综合上述研究得到低温脱磷炉的成渣路线,结果如下:①磷分配比(LP)随终渣碱度(1.52.1)增加而增加,由于脱磷转炉冶炼温度低,终渣碱度控制在2.1左右;LP随终渣FeO(5%30%)增加而增加,理论LP随FeO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5%出现最大值,终渣FeO含量宜控制在25%左右;LP随终渣MnO(3%12%)增加而增加,理论LP随MnO增加而降低,MnO能降低炉渣熔化温度,终渣MnO含量宜控制在6%8%之间;为降低炉渣熔化温度,MgO控制在4.0%5.0%之间。②在碱度为2.1的情况下,渣铁比由1:20增加到1:5时,脱磷率从21%增加到90%,相当于铁水Si含量从0.1%增加到0.4%,当铁水Si含量继续增加到0.8%时,脱磷率保持在90%。由于脱磷炉冶炼温度低,不能造高碱度炉渣和减少渣量,脱磷的合适Si含量控制范围应在0.2%0.4%之间;由于LP随铁水P含量(0.1%0.2%)增加而降低,为实现有效脱磷,P控制在0.12%以下。③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低温脱磷转炉冶炼的理论和实际成渣路线选择高FeO成渣路线比较合理,其初渣成分控制在15%CaO-44%SiO2-41%FeO附近;理论计算得到的脱磷终渣成分在53%CaO-25.5%SiO2-21.5%FeO附近;过程渣经过20%CaO-20SiO2-60%FeO高FeO点,而实验得到的脱磷终渣成分应控制在50.8%CaO-24.2%SiO2-25%FeO附近,这样有利于快速形成脱磷炉渣。理论计算得到的后期固磷炉渣成分在63.6%CaO-30.3%SiO2-6.1%FeO附近,可以实现固磷及降低铁损的目的。在实际冶炼过程中,后期固磷渣的成分需通过吹炼制度来实现。④为提高锰的回收率,脱碳转炉终渣组成应控制在如下范围内,碱度宜控制在45之间;FeO含量在20%左右;MnO含量在14%17%;MgO含量在8%10%。理论计算得到的双联脱碳转炉内的成渣路线也为高FeO成渣路线,初渣成分应控制在15%CaO-65%FeO-20%MnO附近;终点炉渣成分应控制在40%CaO-35%FeO-25%MnO附近。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生活环境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近年来,我国的园林工程越来越多.在园林工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苗木进行移植,而且要保证
我国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我国各大企业在努力寻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提升实力水平.随着改革不断推进,我们发现良好的基层党建政工工作能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新生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兴趣和心理诉
包钢集团西部球团厂采用了国内外领先的球团矿生产工艺—链篦机-回转窑工艺,可生产8-16mm粒度的酸性氧化球团矿,其产量可达120万吨,推动了高炉炼铁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该工艺生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现,三鹿奶粉,苏丹红等危害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面临着这样严峻的状况,我国对
本文以贵州遵义地区提供的镍钼矿焙砂为原料,提出了一种高效、环境友好、低成本的处理新工艺,工艺主要包括苏打浸出和季胺盐直接萃取(碱性萃取)两部分,制得纯钼酸铵溶液。试
现代企业中大多数利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来实现对企业本身的经济管理,此种方法符合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通过目标成本控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了企业中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可
如何按照运动员个人生理情况安排训练计划、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日常训练是教练员、运动员、队医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心血管功能对于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而心血管血流参数是反映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心血管状态的重要生理学指标。目前,在运动员训练期间,对心血管状态的了解仅靠实验室检查,缺乏快捷、实时、现场的检测手段,因此会错过很多的关键生理状态、生理过程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对训练的监控以及运动成绩的提高。本课题的目的就是
本论文采用纯钛粉末、B4C粉末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工艺和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分别在1200℃、1300℃、1400℃的烧结温度制备不同增强相含量的(TiB+TiC)/Ti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增强
截止2018年底,党中央对我国反腐败斗争做出了科学研判,反腐败斗争已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具体到我省医疗卫生系统,不管从不敢腐震慑、不能腐的笼子、不想腐的自觉来看,还是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