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点播系统媒体缓冲区研究与实现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an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可以使得多媒体通过网络从媒体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的传输。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下载完毕就可以收看到媒体内容,这充分满足了用户的实时交互需要。采用C/S模型的传统的流媒体服务器,不能提供可扩展和高可靠的服务,因而限制了应用的规模。而P2P(peer to peer)技术与流媒体技术的结合——基于P2P的流媒体技术,能够使流媒体服务免受服务器性能、带宽等因素的限制,使大规模的流媒体传输、应用成为可能。在国内也出现了PPLive、PPStream等成功的基于P2P的电视直播软件。然而,至今还未出现一个成功的P2P视频点播系统。本文首先研究了流媒体自身的特点,然后充分研究了当前适宜流媒体传输和存储的P2P架构并分析其核心技术,提出了一个适合大规模流媒体应用的P2P混合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一个P2P点播系统。同时,本文针对P2P点播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媒体缓冲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连接的动态资源下载算法。并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减轻网络抖动对系统带来的影响,增强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最后提出了P2P流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下一步工作方向。
其他文献
微机电系统、片上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孕育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中的节点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并且具有传感和计算能力等特点,由于这些特性,它们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区域,
内容管理系统作为一种专门的非结构化信息管理技术,伴随着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信息规模和应用需求的急剧增长,正逐渐成为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论文以成都理工大学
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发展,计算方式在不断地变化,从60年代开始的集中式计算,今天广泛采用的分布式计算,到90年代中期新兴的移动式计算。新的计算方式与固定的网络相比,无线通信具有带
MVC是一种良好的设计模式,它将应用程序分成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每个部件处理各自的任务:模型表示数据对象,视图负责数据显示,控制器接受来自视图的用户输入,并根据用
远程监控系统借助Internet实现监视与控制任务,将监控范围扩展到更广的空间,进一步推动了控制技术向网络化、分散化和开放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系统的逐步
嵌入式数据库系统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项新的数据库系统。它以目前成熟的数据库技术为基础,针对嵌入式设备的具体特点,实现对移动设备和嵌入式设备上数据的存储、组织和管理。本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外围设备的接口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USB接口的许多显著优点,使得它在计算机外围接口中占据了越来越明显的优势。为了使得USB接口的相关设计变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基于关键词匹配的信息检索技术已不能满足用户准确、全面定位信息的要求。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将语义上相同、相近、相包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应用的扩大,现有的联网方式己经不能适应人们对于网络产生的爆炸式的需求,理所当然的需要有一种快捷、健壮的联网方式出现。像电话网一样,人们不需要在终端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有效平台。人们对网络服务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希望得到更全面、更丰富、更适合自己的Web服务。但因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