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关乎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长久存在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家都知道,完成社会责任将增添企业的的运营成本,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财务压力,因此各国学者开始研究履行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是否会对企业的财务绩效(Corporate FinancePerformance, CFP)带来影响。自从上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之间进行研究以来,有关社会责任是否能提升企业财务绩效的争论不绝于耳,主流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多数研究侧重于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而忽略了一些内生因素,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的策略对这一关系的影响。本文选择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方式方法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表现之间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试图回答企业如何贯彻将社会责任,才能促进财务绩效的提高。本文一开始描述了这一论题的背景和意义,回顾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历程,总结了企业该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的相关文献。其次,结合国际社会责任评价体系——ISO26000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从员工维度、公平维度、消费者维度、环境维度和社区维度五个角度,构建了一套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评估标准系统。通过对104家上市公司2012年和2013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和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发现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实践方法,通过一系列指标将这些实践方法进行量化处理,结合运用了Taylor-Hausman模型分析这些实践方法对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与财务表现之间关系的影响。近些年来有关企业社会责任(CSR)与企业财务绩效(CFP)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诸多相关且有组织的因素,以强化两者之间的联系。然而,这些研究很少涉及CSR实施策略。基于吸收能力理论及相关理论,如时间压缩不经济、资产集聚效应以及路径依赖理论,本人认为如果一个企业缓慢持续地参与企业社会责任(CSR),集中精力于CSR各维度并从CSR内部维度开始行动,那么企业财务绩效(CFP)将会提高。2012年和2013年间104家企业的数据显示,如果采用持续的CSR实施策略、参与CSR相关维度并从更倾向于企业内部的方面着手,企业获利更多。而CSR实施策略的进展速度并不影响其与CFP的关系。本研究填补了CSR课题的空白,告诉我们,企业可以选择一种合适的策略来提高CSR的财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