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馆陶组是一套河流相沉积,砂体纵横向演化快,加上井网分布不均等不利因素,长期以来对研究区,尤其是井网稀疏地区的地下砂体展布及沉积相类型认识程度低。本文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首先以层序地层学方法建立起全区井资料-地震资料相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将馆陶组划分出3个四级层序、7个五级层序,然后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解释优势,在所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约束内应用90°相位转换、分频解释、地层切片等地震沉积学关键技术对目的层段的砂体进行了地震岩石学和地震地貌学解剖,辅以地震波形分类指导沉积微相识别和波形指示反演提高砂体预测精度,为进行研究区内的有利目标预测提供了条件。通过单井相和连井剖面相分析,认为研究区内目的层段主要发育辫状河、曲流河两种沉积相类型,其中辫状河可识别出心滩、河道充填、道间滩地、道间洼地四种微相类,曲流河可识别出河道充填、天然堤、河漫滩等微相。在地震资料滤波处理的基础上,对三维地震数据体实施90°相位转换,将岩性界面与同向轴波峰界面及波谷界面对齐,赋予地震同向轴以岩性意义,得到三维岩性体;在相位转换的地震数据体上进行了地层切片的提取,以观察馆陶组河流相砂体在平面的分布情况及纵向演化特征,发现总体上馆陶组为一个基准面从低到高再降低的长期旋回。对馆陶组的7个准层序提取多种地震属性并进行了属性优选,选取了均方根振幅、瞬时振幅、瞬时相位三种相对独立性较高的属性,对缺少井控制的区域进行砂岩分布预测;对选取的多个属性进行了地震相波形分类指导沉积相划分;从取芯井提取了波阻抗曲线,以波形指示方法对全部地震资料进行了反演,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馆陶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馆三段整体为辫状河沉积,第I准层序沉积时期基准面最低,河道覆盖面积大,砂砾岩含量高;第II准层序沉积时期,物源供应减少,河道收窄;第III准层序沉积时期河道规模有所回增。馆二段以曲流河沉积为主,其中第IV准层序时期为高弯度曲流河沉积,第V准层序时期则为低弯度曲流河。在馆一段沉积早期和沉积晚期,其沉积类型有所不同,第VI准层序沉积时期为低弯度曲流河沉积,到了第VII准层序沉积时期,基准面下降,演变为辫状河沉积。结合局部构造特征、储盖层特征及其组合、沉积相特征,优选出Ng11和Ng33中的7个有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