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经济全球化形成了超国界的巨大新市场体系,各国企业在发展中确立了高度互相依存与互相合作的关系,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在国际间的频繁流动,令全球经济活动日趋错综复杂。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状态下,各国企业对新的经济活动都显得有些经验不足。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已日益显现其不足之处,因此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模式便应运而生。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 of enterprises with multi-functional and opening characteristics,简称供需网或SDN)是指以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制造、全球销售和提高企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相关企业之间由于多种“供需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多功能开放式的供需动态网络模式。SDN系统以网络信息平台和相关服务设施为支撑,以全球市场为外部环境的复杂经济系统。SDN系统作为复杂的经济系统,其涵盖的各种要素和子系统是非常复杂与繁多的,这些供需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各种方式发生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各种复杂形式的耗散结构,使SDN系统产生相变,促进SDN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的演化。在演化过程中,SDN系统适应性的增强依赖供需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合作。SDN管理的目的就是使SDN系统尽量趋于理想的合作状态。因此,SDN的合作问题是SDN管理的难题,也是首要问题,而SDN的合作过程本质上是SDN系统各要素之间合作优化与利益协调的过程。鉴于此,本文以系统科学思想为基础,以博弈论、智能优化方法、熵理论、混沌理论、演化博弈论、合作对策理论、Topsis多目标决策技术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结合企业管理思想和SDN系统的发展规律,对SDN企业合作优化及利润分配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全文共分8章:首先是相关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第1章);接着是对SDN系统的基础研究及复杂性分析(第2章),探讨了SDN系统产生非线性行为的根本原因,详细阐述了供需流熵、结构熵和合作创新能力熵的构建步骤以及SDN系统复杂性有序度的表示方法;其次是对SDN企业合作优化的扩展研究(第3章至第5章),分别从合作优化决策模型、合作意愿度及演化稳定性、合作伙伴选择及优化进行论述,建立了SDN两节点之间完全合作决策模型和完全非合作决策模型,比较了供大于求、供小于求和供需相对平衡下两节点的系统利润及产品产量变化情况,定量地分析企业合作行为的偏好程度及其演化稳定性,深入探讨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对企业合作优化决策的影响,并将改进的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应用于SDN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中;再次是对SDN企业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研究(第6章、第7章),确定了SDN企业利益分配机制设置的原则,分析了SDN节点之间的博弈格局和利益分配方法,深入探讨了SDN节点利益分配模型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基于合作对策理论和Topsis法的SDN多节点利益分配模型,给出了SDN节点利益分配机制的具体实施方法;最后是本文的总结(第8章)。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基于系统科学的思想,以熵理论和混沌理论为基础,对SDN系统的复杂性进行度量。该研究能够深化对SDN形成与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合作和协同性的认识,并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在SDN研究中提出相对新颖的理论观点和研究视角。(2)运用博弈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了SDN企业合作优化决策模型,深入探讨了SDN企业合作意愿度及演化稳定性。本文将同一产品市场多供应链的合作优化问题推广到不同产品市场供应链跨链间的合作优化问题,从定量上分析了SDN两节点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及合作空间的大小。另外,通过借鉴生物进化过程中的ESS思想,研究了SDN企业合作意愿度及其演化稳定性。使用该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说明SDN企业的合作动机,而且可以解释SDN企业的合作优化决策是否具有稳定性,即企业的合作行为能否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持续下去。同时,该方法可以说明有败德行为的企业在什么条件下会侵入或影响整个企业群体。(3)将改进的粒子群智能优化方法应用于SDN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中。相比于标准粒子群算法,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用于求解SDN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优化问题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该算法可以快速、精确地为SDN企业找到最佳的合作伙伴,并且可以扩展到任何数量级上的SDN企业合作伙伴选择问题。(4)基于合作对策理论和Topsis法,提出了SDN多节点综合利益分配模型。该模型是一种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利益分配机制模型,有效地避免了单一利益分配机制模型所带来的缺陷,满足了SDN各节点对合作关系的预期分配利益,既体现了公平合理的原则,又避免了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