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贵州省人间和动物间布鲁氏菌感染状况,分析病原体特征,从分子水平阐述患者和动物来源菌株间的相互关系,揭示潜在的传染源,为贵州省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 方法:按照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采集贵州省2010~2013年3月布鲁氏菌病监测及疫情处置血清标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及试管凝集试验(SAT)定性和定量检测布鲁氏菌抗体;对布病可疑患者和患病动物全血采用血培养法分离布鲁氏菌,采用传统方法和PCR方法鉴定布鲁氏菌的种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分子多态性。 结果: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2010~2013年共检测血清标本898份,其中人血清754份,布病抗体阳性72份,阳性率9.55%;狗血清55份,布病抗体阳性3份,阳性率5.45%;羊血清31份,布病抗体阳性10份,阳性率32.26%;猪血清58份,布病抗体阴性。细菌分离结果显示,2010~2013年间共检测标本153份,其中人全血标本139份,检出布鲁氏菌株8株,检出率5.76%。动物全血标本11份,检出布鲁氏菌株4株,检出率36.36%。病羊内脏3份,未检出布鲁氏菌株。传统方法和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12株菌株均为羊种3型布鲁氏菌;PFGE分析显示,羊和患者来源菌株经Xba1酶切产生10-20条清晰条带,其PFGE带型高度相似。 结论:⑴人、羊、犬血清抗体阳性及分离出的布鲁氏菌株提示贵州省人、羊和犬均有布鲁氏菌感染的情况存在。⑵PCR、PFGE分析显示人、羊来源菌株PFGE带型高度相互关系,提示羊可能为贵州省布鲁氏菌的主要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