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制备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008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eSiAl软磁粉芯是由含铁、硅、铝等合金元素的粉末和绝缘介质混合后,经粉末冶金工艺压制而成的一种具备磁电转换功效的新型软磁复合材料。它具有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致伸缩系数小、损耗低、频率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脉冲回扫变压器和储能滤波电感器等。温压工艺作为一种以低成本制备高密度和高性能粉末冶金零件的新技术,用于制备FeSiAl软磁粉芯时有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其软磁性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本文采用雾化法生产的FeSiAl合金粉末,同时使用聚酰胺粉和聚四氟乙烯粉作为复合润滑剂,并引入“温压工艺”将经磷酸和二氧化硅复合包覆后的FeSiAl合金粉末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制备成磁粉芯。在热处理后,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软磁材料交流测试装置以及精密磁性元件分析仪等对磁粉芯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观察测试,研究粉末粒度、绝缘包覆、温压工艺和退火热处理等制备工艺对FeSiAl软磁粉芯组织性能的影响,探寻出FeSiAl软磁粉芯的最佳工艺参数及提高软磁性能的途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粒度的粉末温压成的FeSiAl软磁粉芯性能有较大差异,本文将FeSiAl原始粉末筛分出A(-250~+325目)、B(-325~+400目)、C(-400目)三组,研究发现粉末越粗(目数越小),对应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就越大,磁损耗就越小。当采用A组(-250~+325目)的粉末所制备的磁粉芯综合性能最佳。2.绝缘包覆后的粉末表面覆盖了一层绝缘保护膜,使得磁粉芯的电阻率提高,并使粉末颗粒隔离开,从而降低磁损耗。首先,采用磷酸钝化后,相比未钝化处理的磁粉芯的磁损耗显著降低。在0.3~3wt%浓度区间内,随磷酸溶液浓度的增大,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磁损耗、密度和磁导率均逐渐降低,而品质因数变化不明显。其次,在1~3wt%浓度区间内,随粘结剂浓度增大,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磁损耗、密度和磁导率均逐渐降低。当磷酸溶液浓度为0.7 wt%,粘结剂浓度为1.5wt%时,磁粉芯的综合性能最佳。3.采用温压工艺制备的FeSiAl软磁粉芯的综合性能得到较大改善。首先,本文采用聚酰胺粉和聚四氟乙烯粉作为复合润滑剂,随润滑剂含量由0.6wt%增加至2.2wt%,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先降低后升高。其次,在90℃~140℃温度区间内,随温压温度的升高,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均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在600~1100MPa压力区间内,随温压压力的升高,FeSiAl软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均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先降低后升高。当质量比为1:1的聚酰胺粉和聚四氟乙烯粉复合润滑剂的添加量为1.5%wt,温压温度为120℃,温压压力为900MPa时,FeSiAl软磁粉芯的综合性能最佳。4.温压FeSiAl软磁粉芯在经热处理后软磁性能得到较大改善。首先,在550~750℃温度区间内退火处理1h,FeSiAl软磁粉芯的密度、磁导率和品质因数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其次在600℃热处理0.5~2.0h时,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FeSiAl软磁粉芯磁导率和品质因数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变化不明显。最佳热处理温度为600~650℃,最佳热处理时间为1~1.5h。5.采用最优化工艺:粉末粒度为-250~+325目,磷酸溶液浓度为0.7 wt%,粘结剂浓度为1.5wt%,复合润滑剂的添加量为1.5%wt,温压温度为120℃,温压压力为900MPa,热处理600℃×1h时,制得FeSiAl软磁粉芯的综合性能:密度为6.65g/cm~3,磁导率为154.2(100kHz),磁损耗为4.24W/kg(50kHz/50mT)。
其他文献
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指通过锚定蛋白与外源蛋白融合表达,借助锚定蛋白可结合到细胞外膜的特性将外源蛋白携带到细胞的表面,一方面克服了因为细胞膜的阻隔而造成底物和酶蛋白无
近年来问答对话系统不断受到热捧,问答对话系统主要分为基于特定任务的对话系统和开放域的对话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对话场景的丰富性,在特定的场景中,通过与机器对话的方式来解决用户问题的任务型对话系统备受关注。本文研究的对话系统基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催收场景来构造一个系统主导的问答对话平台。随着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不断发展,目前深度学习已经逐渐被引入到问答对话系统中来,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针对问答
栓皮栎(Quercus variaabilis BI.)是我国重要的鞣料资源植物,其包被果实的壳斗(即橡碗)单宁含量很高,是非常重要的栲胶生产原料。栓皮栎树皮、叶片、枝条等不同器官,也含有一
近些年来,作为工程建设领域新兴管理模式和对建筑业产生深远影响的装配式建筑,是建设行业为提升行业生产效率、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变革性建造管理模式。但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仍面临着很多风险,政策法规不健全、市场培育不成熟、产业链不完善、施工技术难度大等问题的普遍存在,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因此,对配装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并且控制,对促进配装式建筑快速发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务数据量也越来越大,政府部门之间数据资源采集存在着数据规范不统一、数据格式不相同、数据类型不一致等问题,此外政务数据相关的部门众多,这些问题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重要建群种,在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22个省区均有分布(N22°-42°;E99°-122°,海拔5
疾病基因的预测和发现有助于理解疾病的产生机理,对疾病的诊断和医治十分重要。传统的生物实验手段检测疾病基因费用高昂、耗时耗力且技术难度较高。因此,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在语义网中,RDF流是一种可建模实时且连续信息的数据模型,在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这种流数据不同于传统的静态数据,必须考虑数据的时效性、易失性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美好向往的需求越加热烈,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实中由于各省市间的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现象。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可以为工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金融排除现象仍然比较普遍。金融排除指的是社会上的部分群体因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与叶霉菌(Cladosporium fulvum)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是研究“基因对基因”假说的模式系统。利用该系统,相继在番茄与叶霉菌中克隆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