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流动/传热行为数值模拟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ology_leo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铸生产中,添加在钢液表面的保护渣吸热熔化并在钢液表面形成稳定的粉渣层、烧结层与液渣层三层结构。伴随着结晶器的周期性振动及连铸坯的不断下移,液渣流入到结晶器和铸坯之间的缝隙内部,担负着稳定传热和降低摩擦等重要的冶金功能。在正常的连铸工况条件下,钢液表面液态渣层的厚度需要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平衡上方烧结层保护渣的吸热熔化与液渣向下的流入和持续消耗。结晶器弯月面区域保护渣的流入行为是影响保护渣消耗量并决定铸坯质量的重要因素,生产中应尽力确保液渣的稳定供应和流入,促进液态渣膜均匀分布,以均匀化传热和降低摩擦。正确认识和调控保护渣复杂的传热和流动状态,对于稳定和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传热学、黏性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描述保护渣流动/传热的数值计算模型,对结晶器钢液表面保护渣的流动/传热行为、渣道缝隙内液渣流动速度及保护渣消耗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首先,基于国内某钢厂弧型板坯连铸机的设备参数和浇铸工艺,依据Navier-Stokes流体动量守恒方程及能量方程,建立了描述钢液表面液态保护渣流动/传热的二维纵截面数值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保护渣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探讨了渣层厚度、保护渣黏度及剪切速度等因素对液渣层流动和传热状态的影响。此外,针对结晶器弯月面区域保护渣的流动和消耗特点,依据Navier-Stokes动量方程以及剪切应力SST k-w湍流模型,建立了弯月面区域保护渣流动二维数值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结晶器振动及拉坯速度对保护渣流入的影响,采用Bikerman方程确定保护渣和钢液的初始界面,并通过选取合适的湍流模型对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简化,对一个完整的结晶器振动周期内保护渣的瞬态流动、渣/钢界面波动及渣道横截面流动速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考察了拉速、振频与振幅等参数对保护渣消耗量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考察保护渣复杂的冶金行为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由于石油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硫活度、氧化还原电位和pH等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同产地油的镍钒比值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微量金属镍、钒主要以有机螯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石油中,其镍钒比值具有较强的抗风化性,因此,研究石油中微量金属镍、钒的特性对海上溢油鉴别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海上溢油以鉴别单一油种为主要工作,而对不同油种的混油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原油与燃料油混油的镍、钒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海上溢油提供一种
高温近α-Ti合金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耐蚀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目前使用温度已达600℃,是航空发动机的主要结构材料。为满足其使役性能,通常添加多种溶质元素共同合金化,包
随着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蔬菜的消耗量也逐渐增多,从而带来大量的绿色藤蔓固体废弃物,由于绿色藤蔓含水率较高容易滋生腐败,仅有极小部分的绿色藤蔓固体废弃物被用来喂养牲口,更多的则是被随意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需要对这些被丢弃的绿色藤蔓进行适当处理,有效利用其中的生物质能。研究结合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村沼气集中供气技术集成及配套设备与示范(201403019)”,通过对比三种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为寻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替代药剂,笔者选用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与常规药剂品种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田块常年霜霉病发生较重。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设3个浓度
本文主要对恒水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CWSBR)为核心工艺的废水处理厂中的环状和线性挥发性甲基硅氧烷(VMSs)迁移、分布的归趋变化展开研究,并对其出水水质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我们采集一周时间内的废水处理厂进水、出水和污泥样品,实验测得其环状VM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53 μg L-1和0.343μg L-1,总去除效率为67.4%。由于较高的固-水分配系数(Kd),使得污泥样中的VMSs浓度较高
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水污染治理难题,也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江河湖泊水质由重金属引起的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