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准之一,其空间布局的状况关系到城市运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国许多城市希望以城市更新运动为契机,将旧有的城市公共资源重新整合,使得其能够顺利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由管理体制到服务体制的转型。目前我国大部分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主要方向,且主要以千人指标及市场化运作的角度来分析衡量,而基于城市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医疗等单项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由于忽略了不同类型服务设施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从而无法客观全面的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进行整体评价。本文以山东省枣庄市中心城为研究对象,强调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首先通过对枣庄市中心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现状研究及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需要面对的问题;其次在明确问题方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调查问卷,对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城市居民进行访问交流,深入整理相关数据和资料,总结出枣庄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存在不同区域非均衡化布置现象严重、不同开发方式造成的项目质量差异、传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从配置到空间布局均滞后于当今社会发展等三大问题,并概括归纳造成现有问题的三大影响因素:公共设施资源总量、政府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和人口结构与布局。最后,提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三点宏观优化建议及研究对象空间布局的具体优化建议。本文旨在从人的实际需求角度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大量对该方向采用数据模型推导、相关空间软件分析的数理定量研究方法,从主观判断与客观分布两个角度来综合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研究。希望为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中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以便在城市化进程中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