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紫癜性肾炎比率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X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统计近7年我院儿科医院1877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分析紫癜性肾炎各临床类型分布及肾穿患儿的各病理类型的所占比率,了解肾外表现与紫癜性肾炎的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及紫癜性肾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病理类型在肾炎各临床类型及中医各证型的分布。   方法 本组1877例HSP患儿系2004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初发及复发病例,临床诊断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的有关“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不包括资料记录不完整的病例。记录整理患儿进行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资料,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相关诱因、临床类型、病理类型、中医证型等方面分析统计。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变量转换。分组:将本组1877例患儿依据临床上有无肾脏损伤,分为无肾脏损伤紫癜组(A 组)及肾脏受损紫癜性肾炎组(B 组)。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定性资料和经过转化的定量资料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紫癜患儿平均年龄(8.94±3.43)岁,男女之比1.26/1,肾炎的平均发病年龄(9.73±3.498)岁,男女之比1.3/1,发病以冬春季节较多(春季597/1877, 31.8%,冬季664/1877,35.4%)夏季最少(189/1877,10.1%),具有明确诱发因素者以呼吸道感染占居首位比率为 77.7%(459/591)。2 我院住院紫癜患儿首发即发生肾损伤临床确诊紫癜性肾炎的比率为19.6%(368/1877),紫癜反复过程中肾脏受损临床确诊的紫癜性肾炎其比率为21.5%(403/1877),临床确诊的紫癜性肾炎的总比率为41.1%(771/1877);过敏性紫癜的中医各证型中以气阴两虚证紫癜性肾炎比率较高为98.7%;紫癜性肾炎临床类型以血尿加蛋白尿型最常见占55.4%,孤立性血尿或孤立蛋白尿型居其次244例占31.6%,肾病综合征型为59例占7.7%,急性肾炎型27例占3.5%,慢性肾炎型12例占1.5%,急进性肾炎2例占0.3%。291例肾穿肾脏病理中以Ⅱ级及Ⅲ级占比率较大,Ⅱ级占29.9%(87/291),Ⅲ级59.5%(173/291)。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证型分规律:实证:血热妄行证371例占48.1%,风热伤络证 131例占 17.0%;虚证:气阴两虚证 222例占 28.8%,阴虚火证 47例占 6.1%。3 紫癜性肾炎的发生与年龄(18 岁>年龄≥8 岁)岁、紫癜临床类型中混合型存在一定的相关(P﹤0.05)。   结论:1临床确诊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比率为41.1%。发病诱因主要为感染,预防该病的发生预防感染是一项有效措施.2紫癜肾的发生与紫癜混合型及紫癜的发病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紫癜混合型及紫癜年长患儿(18 岁>年龄≥8 岁)更易发生肾损伤性成紫癜性肾炎。3小紫癜性肾炎临床类型以血尿加蛋白尿型为主,其次为孤立血尿或孤立蛋白尿,再者为肾病综合征型,而急性肾炎型、慢性肾炎型等较少见。4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实证期血热妄行证为主,虚证期以气阴两虚证为主。5小儿紫癜性肾炎的肾脏病理改变以Ⅱ级及Ⅲ级病理为主,总体病理改变较轻,一般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并鉴定针刺治疗失眠的特异性差异表达蛋白,探讨失眠及针刺治疗失眠过程可能的调控机制和生物信息途径,筛选出失眠潜在治疗
  伤寒学术流派的发展,在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代医家在《伤寒论》所确立的辨证体系之上,不断发展完善,不仅推动了“伤寒学说”的研究,也推进了中医学术思想的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IF-1α和PPARγ水平的变化和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进一步探讨奥瑞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特点和内在作用机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