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桃(Juglans regia L.)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位列四大干果(核桃、扁桃、腰果、榛子)之首,素有“木本油料之王”的称号。近年来,在核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部分地区前期发展过程中采用高密度(3×3m;3×4m)种植的方式,进入结果期后,密度过大,不利核桃园的通风透光,部分果园开始出现“株间郁闭、行间封行”的现象,引起产量下滑、品质下降。适宜的核桃栽植密度对核桃的高效栽培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不同核桃品种:香玲,强特勒,西扶1号,西扶2号,西林2号,西林3号,西洛3号核桃为材料,利用皮尺、游标卡尺等工具,定期测量生长指标,采用LI-COR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在不同品种相同栽植密度及相同品种不相同栽植密度情况下,光合参数的差异,并利用LAI—2200c冠层分析仪测定叶面积指数,定期调查病虫害的情况,比较核桃不同栽植密度对核桃生长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时间内,香玲和西林3号在5m×6m栽植密度条件下枝条生长量最多,香玲在4m×4m栽植密度条件下枝条生长量最少;在不同品种相同栽植密度条件下,香玲的枝条生长量高于西林3号。(2)在相同品种不同栽植密度下,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大的栽植密度为5m×6m,最小为2.5m×6m。在2.5m×6m栽植密度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大小为,西林3号>香玲>西扶1号>西林2号>西扶2号>强特勒>西洛3号;蒸腾速率(Tr)大小为,西林3号>香玲>西扶1号>强特勒>西林2号>西扶2号>西洛3号。(3)在相同品种不同栽植密度下,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最大的栽植密度为5m×6m,最小栽植密度为2.5m×6m;在2.5m×6m栽植密度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WUE)大小为,西林2号>西扶1号>西扶2号>西洛3号>西林3号>强特勒>香玲;光能利用效率(LUE)大小为,西林3号>香玲>西扶1号>西林2号>西扶2号>强特勒>西洛3号。(4)叶面积指数(LAI)最大的栽植密度为2.5m×6m,最小的栽植密度为5m×6m。(5)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在不同栽植密度和不同品种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的,表明品种和栽植密度不会影响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造成的光合速率下降。(6)随着株行距的增加,核桃的单株产量和单果重以及亩产量和亩产值均有提升,说明株行距对核桃的品质及产量产值有明显的影响。(7)在对不同栽植密度下核桃病虫害的调查中,在5m×6m栽植密度下,病虫害危害程度较轻,2.5m×6m和3m×5m的栽植密度下病虫害危害程度较重。结论:不同栽植密度对核桃的生长结实状况影响较大,在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核桃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等指标随栽植密度的降低而上升,叶面积指数(LAI)明显下降。适宜的栽植密度条件有利于降低核桃病情指数和虫果率,提高核桃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