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短碳链醇对CTAB (CPB、C16mimBr) /醇/烷烃/盐水微乳液相行为、溶解度和增溶性能的影响;第三章为最佳微乳液稀释法研究CTAB(CPB、C16mimBr)/短链醇/烷烃/盐水体系短链醇的溶解度;第四章为不同α下微乳液体系CTAB(CPB)/正丙醇/正辛烷/10%NaCl的组成及体系CTAB/正丙醇/正辛烷/盐水(15%NaCl)稀释过程的热力学。一、绪论本章介绍了几种微乳液相图:Winsor相图、拟三元相图、鱼状相图(包括δ-γ和ε-β鱼状相图)和δ-α相图的特点及应用;综述了微乳液稀释法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最佳微乳液稀释法的公式推导。最后总结了关于微乳液相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二、短碳链醇对CTAB (CPB、C16mimBr) /醇/烷烃/盐水微乳液相行为、溶解度和增溶性能的影响用δ-γ和ε-β鱼状相图,研究了短碳链醇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C16mimBr)/正戊醇(正丁醇、正丙醇)/正辛烷/盐水微乳液的相行为、増溶能力及醇在微乳液中的平均溶解度的影响。1.醇对微乳液鱼状相图的影响显著。不同碳链长度的醇形成的中相微乳液,中相区域的大小顺序为: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2.随醇的链长变短,需要更多的醇分子平衡界面膜。原因可归结为短链醇调节界面曲率的能力较弱,因此达到亲水亲油平衡所需的醇分子数较多。3.表面活性剂主要进入到界面膜中,而醇分子除进入界面膜,调节油水界面膜的HLB值外,还有部分溶解在水相和油相中。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4.微乳液的増溶能力主要受醇的影响,其大小顺序为:正戊醇>正丁醇>正丙醇。三、最佳微乳液稀释法研究CTAB(CPB、C16mimBr)/短链醇/烷烃/盐水体系短链醇的溶解度本章利用最佳微乳液稀释法,对CTAB(CPB、C16mimBr)/短链醇/烷烃/盐水微乳液体系中醇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溶解度AW、AO,及界面膜上醇的质量分数AS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1. CTAB(CPB、C16mimBr)/短链醇(正戊醇、正丁醇、正丙醇)/正辛烷/盐水(10%NaCl)微乳液体系中,随醇碳链长度增长,醇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溶解度,及醇在界面膜上的质量分数AS均减小。但在水相中的溶解度下降得更快。2. CTAB/正丙醇/正辛烷/盐水(NaCl:10%、12.5%、15%)微乳液体系,随盐度增大,正丙醇的AW、AO和AS均减小,且AW减小的幅度相对较大。盐度越高,水、油中的溶解度差值越小。3. CTAB/正丙醇/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盐水(10%NaCl)微乳液体系随油相烷烃链的增长,正丙醇的AW、AO和AS均增大。4. CTAB/正丙醇/正辛烷/盐水(10%NaCl)微乳液体系,随温度升高(20、40、60℃),正丙醇的AW、AO及AS变化不大,即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四、不同α下微乳液体系CTAB(CPB)/正丙醇/正辛烷/10%NaCl的组成及体系CTAB/正丙醇/正辛烷/盐水(15%NaCl)稀释过程的热力学1.用最佳微乳液稀释法,在不同α条件下,在CTAB(CPB)/正丙醇/正辛烷/盐水(10%NaCl)微乳液体系中,对正丙醇在水相和油性中的溶解度变化进行了研究。随α增大,正丙醇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溶解度均增大,正丙醇在水相中的溶解度AW随α增大的增幅远大于AO。2.随α增大,界面上醇的含量减少。短链醇进入到水油相中调节水油相的极性,即通过改变溶剂性质的方法达到调节亲水亲油界面膜的目的。3.研究了CTAB/正丙醇/正辛烷/盐水(15%NaCl)微乳液体系分别在20℃、40℃、60℃下的自由能变。随温度升高,正丙醇从水相到界面相与从油相到界面相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均变负,说明温度升高有利于醇从水相或油相到界面膜的转移,即有利于微乳液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