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技术的拟靶标细胞代谢组学方法,并将建立的方法用于雷公藤甲素诱导HepG2和L02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方法:以雷公藤甲素诱导HepG2细胞为研究载体,建立拟靶标代谢组学方法:采用Luna Omega 1.6μPolar C18(100×2.1mm)色谱柱,ESI源正、负离子模式检测,首先对样本进行非靶标全扫描分析,再针对发现的差异代谢物进行目标性拟靶标代谢组学。采用建立的方法,分别对雷公藤甲素诱导不同时间的HepG2细胞和L02细胞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通过PCA、OPLS-DA等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结合HMDB、METLIN等在线数据库鉴定差异代谢物,采用MetaboAnalyst 4.0和KEGG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根据K-Means聚类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雷公藤甲素对两种细胞的毒性作用生物标志物。结果: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对于雷公藤甲素诱导HepG2细胞前后鉴定的差异代谢物种类,拟靶标代谢组学方法增加7个,新发现16个,校正2个;对于作用通路研究,拟靶标代谢组学方法新发现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且三羧酸循环和鞘脂代谢的通路贡献率提高。雷公藤甲素诱导HepG2细胞不同时间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出140个差异代谢物,筛选出5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和精氨酸、鸟氨酸代谢等。雷公藤甲素诱导L02细胞不同时间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出82个差异代谢物,筛选出10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嘌呤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两种细胞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相同差异代谢物17个,不同差异代谢物205个,脂质为显著差异成分,谷胱甘肽为共有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不同代谢通路7条,相同代谢通路2条。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UHPLC-Q/TOF-MS拟靶标代谢组学方法,该方法可丰富差异代谢物鉴定的种类,提高鉴定准确度,有利于作用通路研究。雷公藤甲素诱导HepG2细胞和L02细胞均与嘌呤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有关,但涉及的代谢通路差异显著,说明雷公藤甲素对HepG2细胞和L02细胞毒性作用存在差别,提示药物肝毒性研究细胞选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