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电解溶液中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特性的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3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弧氧化是在阳极氧化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其利用等离子体微区弧光放电现象能够在金属表面原位生长出一层陶瓷膜,以起到改善材料耐磨、耐蚀及绝缘性能的作用。本论文利用微弧氧化技术,采用自制的微弧氧化简易装置,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具有陶瓷特性的氧化膜层。 本论文初步研究了微弧氧化的时间及电解溶液浓度参数对氧化膜层的影响,并对氧化膜层的形成机理及生长过程进行了探讨。在目前实验条件下,电解液的成分可以选择强碱及强碱弱酸盐,如氢氧化钠(NaOH)、硅酸钠(Na2SiO3)、磷酸钠(Na3PO4)、铝酸钠(NaAlO2)等,并采用氢氧化钠作为PH值调节组分。实验电压选用100V,电流密度为1.0A/cm2。 对实验制得氧化膜层的分析表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氧化膜层由平滑层和在平滑层上堆积的颗粒物组成。当氢氧化钠在电解溶液中的浓度在2.5~7.5g/L范围内时,镁合金的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厚度基本随电解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变薄。当电解溶液中NaOH浓度达10g/L后,微弧氧化陶瓷层不能形成。 在硅酸钠和磷酸钠电解溶液中镁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层表面布满了由微弧放电形成的孔洞,孔洞尺寸大小均匀,并有裂纹存在。镁合金的铝酸钠溶液中生长的氧化膜层呈片层状结构,微弧放电形成的孔洞很少,大小不一,不存在裂纹。 在硅酸钠、磷酸钠溶液中氧化膜层的厚度随着溶液浓度在增大而增加。而在铝酸钠溶液中氧化膜层随着溶液浓度在增大而减小,电解溶液浓度大于60g/L后,微弧氧化陶瓷层不能形成。在硅酸钠电解溶液中,当溶液的浓度超过某一定值时,镁合金表面会出现一些类似岛状的物质出现,而且其多出现镁合金表面尖角部位,并向全表面扩展。通过对其进行的SEM分析可知,这些岛状物质实际为中空的颗粒堆垒而成。 本论文在对氧化膜层的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中,认为在电解溶液中,镁合金表面马上生长出一层氧化膜,为了维持这层氧化膜的生长,必须提高电压。但当氧化电压达到某一临界值,氧化膜层会被局部击穿熔融,产生火花放电。而微弧氧化膜并不是在所有表面上同时生长的,而是在不断增加电压的过程中局部击穿与生长,导致全面增厚而最后达到指定电压的极限厚度。
其他文献
氮化硅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耐热、耐热冲击和有自润滑性等特点,是优良的高温结构材料。纯的氮化硅陶瓷(如CVD氮化硅陶瓷)具有卓越的抗氧化性能,完全能满足高温结构材料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成本和利润相对比较清晰,想要获得利润增长率实属困难.如何经营、控制成本,从而保证预期利润显得至关重要.企业应合理管控物资、控制成本,为企
本文研究了快淬工艺、晶化退火工艺对快淬磁粉组织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对快淬NdFeB磁粉表面进行了重铬酸钾盐钝化还原-硅烷偶联剂复合包覆处理和溶胶-凝胶法包覆有机硅处理,
机械设备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减小劳动强度和增长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机械设备管理意义入手,结合当前机械施工管理中存
【摘要】 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干旱增加,冰川萎缩,动植物范围的变化以及海平面上升,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并可能导致社会和政府结构的削弱和崩溃。本文主要研究国家脆弱性的影响因素,首先建立了三级分析层次和熵权重模型,得到12个状态脆弱性指标的权重。然后结合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建立模型来评估状态脆弱性。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国家脆弱性 指标  前言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