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外部需求的下降造成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严重下滑,以出口贸易为主要经营依托的中小民营企业也普遍受到严重影响。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差异性,金融危机对不同区域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文中通过比较发现,金融危机对以东莞模式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影响比较严重,珠三角地区出现大规模民营企业倒闭现象。与之相反,泉州民营企业尽管出现了同样的经营困难,但凭借独特的产业集群优势,在危中求机,降低交易成本,迅速调整,仍旧保持了出口的较大增长,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因此,研究泉州模式的特点,总结泉州模式在抵御金融危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对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性经济组织,认为其可以使企业间的产权边界变得更加清晰,同时降低集群内企业的交易费用。因此,选择用该理论分析泉州民营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有鉴于此,本文系统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泉州民营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而后着重从组织结构、产权理论及交易费用理论阐述产业集群使得泉州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优势;最后结合金融危机背景下产业集群是泉州市民营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现实例证去深入剖析其在制度上内在特征,并建设性地提出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泉州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