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活性肽及其复合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研究牡蛎肽及其复合物的降血糖活性与其作用机理。  方法:  1)采用复合酶酶解牡蛎,并进一步利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对牡蛎肽进行分离纯化。以牡蛎肽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出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高的牡蛎肽以及其最佳酶解时间。  2)利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法测定牡蛎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并体外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考察牡蛎肽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并测定其对机体免疫系统及抗氧化应激系统的作用。  3)以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指标,筛选牡蛎肽与低聚壳聚糖最佳复合配比,考察牡蛎肽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活性,同时测定机体免疫系统及抗氧化应激系统各项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胰脏、肝脏和肾脏病理切片,分析探讨其降血糖作用的机理。  结果:  1)牡蛎肽最佳复合酶组合为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质量比1:1),牡蛎酶解后经葡聚糖凝胶G-25层析后的峰Ⅲ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最高,达到56.96%,其IC50值为20.62mg/mL。复合酶对牡蛎的最佳酶解时间为2h。  2)牡蛎肽峰Ⅲ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13D,其对?OH的清除率高达61.08%,对DPPH?的清除能力为72.60%。动物实验证明,牡蛎肽通过腹腔给药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p<0.05),其中牡蛎肽高剂量组的血糖最低为16.37±3.52mmol/L;牡蛎肽体内实验证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牡蛎肽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牡蛎肽对糖尿病小鼠免疫系统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免疫器官萎缩;牡蛎肽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牡蛎肽对糖尿病小鼠机体抗氧化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牡蛎肽与低聚壳聚糖最佳复合配比为:牡蛎肽∶低聚壳聚糖=1:2(质量比),在此条件(浓度为50mg/mL)下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高达57.84%。此最优配比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均高于同浓度下牡蛎肽和低聚壳聚糖。体内实验证明,与模型组相比,复合组能显著的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p<0.05),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同时能显著升高糖尿病小鼠血清 SOD,显著降低 MDA(p<0.05);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TC和LDL水平(p<0.05),升高HDL水平含量;HE染色显示小鼠的胰脏、肝脏和肾脏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结果说明,复合组对糖尿病小鼠机体抗氧化系统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具有良好的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保护小鼠内脏器官,促进胰岛、肾脏和肝脏的恢复作用。  结论:  牡蛎肽及其复合物均表现出较强的降血糖作用,呈现协同增效作用。当给药剂量为600mg/kg bw d-1时,牡蛎复合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其降血糖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以及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及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位置感知的兴趣日趋浓厚,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基于位置服务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尤其是美国的“智慧地球”战略的提出以及我国政
学位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浏览和分享各种信息。与此同时,网络中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特别是色情图像/视频(以下简称敏感图像/视频)信息
织物疵点检测与识别是控制纺织品质量的重要一环。人工离线的检测与识别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疵点检测与识别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织物疵点是奇异信号,
随着3G(Thi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及大范围商用,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国际电信联盟)开始着手下一代移动通信接入系统标准的制订工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评价仍以专业学术期刊评价机构为主流,影响力最大,这类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的专业评价机构目前主要有6家,本文主要从机构发展历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完成了长途骨干网络的光纤化。在骨干网中,基本采用的都是波分复用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WDM技术通过将多个波长集合到一根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