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近些年发现的信号分子,与血液保存质量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影响红细胞代谢、舒张血管以及改变红细胞变形性等方面对红细胞保存起到保护作用[1]。红细胞中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synthase,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synthase,eNOS),其自身也可以合成NO[2]。在红细胞内合成的NO可以调节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并且细胞内外的NO可以影响红细胞的功能[2,3]。本实验以此为基础,通过以不同的方式对全血补充不同量的外源性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观察其对血液保存质量的影响,进而为改善血液保存提供依据。
目的:研究外源性NO供体硝普钠SNP对全血保存质量的影响,为改善血液保存的新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建立全血保存常用指标的检测方法,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急性保存5μM组)、C组(急性保存10μM组)、D组(保存5μM组)和E组(保存10μM组),通过对实验组补充不同浓度的SNP,观察在全血保存过程中pH值、电解质、乳酸、S-亚硝基硫醇、2,3-DPG、Na+-K+-ATP酶、FHb的变化。
结果:第14天,D组(保存5μM组)和E组(保存10μM组)pH值,B组(急性保存5μM组)和E组(保存10μM组)的S-亚硝基硫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E组(保存10μM组)的Na+-K+-ATP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天,B组(急性保存5μM组)和C组(急性保存10μM组)的Na+-K+-ATP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全血补充SNP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善全血保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