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的翘曲研究及解决方案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厚度、低热阻、低成本及高集成化的驱动下,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及穿戴式产品等领域的半导体元器件对封装技术、材料及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板级扇出型封装作为目前无需层压基板,也无引线键合的先进封装技术,它拥有更小的厚度、更低的成本、更短的互连及更好的电性能。此外,扇出型封装的凸点间距(Bump Pitch)无限制,弥补了基板制造能力的缺陷,因此它被称为“后摩尔时代”最重要的封装形式。与硅通孔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三维堆叠封装,集成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然而,塑封面积远大于晶圆级扇出型封装的大板级扇出型封装同样遇到与晶圆级扇出型封装一样的问题——翘曲变形。因此,本文对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翘曲变形进行研究是极具必要性的。本文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SHELL单元仿真模型及SOLID单元仿真模型。依据仿真结果及所选仿真单元的特性对大板级扇出型封装二维与三维建模的适用性及实用性进行了分析说明。在此基础之上,从封装新型工艺、应力释放槽及封装结构三个方面出发,研究其对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翘曲变形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翘曲变形的解决方案。本文构建二维与三维仿真模型来研究材料热膨胀系数对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的翘曲影响的同时,对其热应力的分布也进行了求解计算。根据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的热应力分布云图对降温过程中翘曲变形进行了解释说明。采用实验值对二维与三维翘曲变形仿真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确定最优的大板级扇出型封装仿真建模类型。从封装工艺对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翘曲的改善方面出发,研究了一种新型双面塑封工艺对翘曲变形的影响。文中通过热应力分布云图和翘曲变形云图分析说明新型双面塑封工艺对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翘曲变形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二次塑封厚度等于一次塑封高度值为0.45mm,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翘曲变形量为0mm。从热应力释放角度出发,开应力释放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的翘曲变形量。此外,从封装的几何结构方面出发,得出大板级扇出型封装翘曲变形量与芯片大小成正相关性,与芯片间距大小成负相关性。
其他文献
智能系统从人类演示视频中理解人类的动作并学习新技能的任务是设计自主工作机器人的一个新趋势。人类可以直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理解动作和实现模仿,然而,让机器人能够根据对人类活动的观察来执行相应的动作仍然是机器人技术的一大挑战。随着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市场对能够理解人类演示并执行各种任务的机器人系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在探索如何提高机器人智能系统水平的道路中,构建从视频中学习机器人操纵指令的框架具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很多生物过程中发挥着特别关键的作用,几乎涉及到生物体的全部生物学过程,并且许多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与lncRNA的突变或者错误调节是有关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掌握。虽然传统的生物实验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定lncRNA与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但是这种方法显然会浪费大量的人力、时间以及经济成本。因此,利用已知
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目的在于高效地从文本信息中抽取实体信息,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性工作,但受制于数据中未登录词的影响,导致命名实体识别的效果欠佳,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与遗漏,并影响到关系抽取等自然语言处理的上层任务,因此为保证实体信息的有效识别与提取,命名实体识别的研究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深度学习技术展开,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在输入输出间建立映射关系,从文本数据中得到更加低维且信息量丰富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深水桥梁工程在交通运输业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利用Morison方程法建立深水桥墩等效模型,对地震作用下产生墩-水耦合作用效应的结构进行动力响应分析,不仅物理概念清晰,更提高了地震响应分析的效率。其中,合理地选择水动力系数计算动水压力,是正确地分析地震作用下深水桥墩等效模型动力响应的关键。然而,对于水动力系数的取值研究,大多都集中在波浪的作用情况下,而地震所引起的静
地表形变导致的地质灾害日益频发,尤其是地表沉降发生在城市中,这会危害着人类社会生活,导致人类的伤亡与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可持续的、大范围的地表形变监测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测量技术如水准测量存在耗时耗力的缺点,如GNSS测量其会受到信号不够连续或者是人工建筑影响其精度,并且以上技术都是单点测量,难以满足可持续、大范围的要求。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很好的弥补了这
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柱(Double-Skin Tubular Columns,简称DSTCs)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由外FRP管、内部钢管和夹层混凝土三部分组成。其拥有自重轻、施工方便、抗震性能好、造价经济等优点,但随着专家学者对该结构轴压力学性能及抗震性能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钢管的向外屈曲(由于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但钢管的向内屈曲却得不到充分抑制,这会对结构的性能造成削弱。
钢板剪力墙是具有较大的弹性初始刚度、大变形能力和良好的塑性性能、稳定的滞回特性的抗侧力结构。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有很多不足,如捏拢现象,使用舒适度不佳,对柱的刚度有较高要求等。很多学者研究布置加劲肋改善钢板力学性能,但加劲肋如何分布在钢板上使得力学性能最优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双向渐进结构拓扑优化法与Abaqus结合,对钢板剪力墙的加劲肋进行拓扑优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总结了钢板剪
乡村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难题之一,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历了近40年的努力,于2020年完成了全面脱贫的任务,乡村绝对贫困问题已得到解决,为全球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后减贫时代,我国的贫困形式和工作任务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2020年后,中国将进入全面乡村振兴时期,乡村减贫的重心将转向解决“相对
伴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幼儿数量逐渐增长。因幼儿生长发育变化较大及购买者的冲动消费,造成二手幼衣的数量逐渐增多。由于二手幼衣穿着周期较短,所以质量较新,因此是很好的再利用资源。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大部分二手幼衣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果将数量庞大的二手幼衣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产生生态效益,同时还可产生经济效益。本文从“upcycle理念”,“迎合宠物
城市路网在空间上错综复杂、路况在时间上更是千变万化,这对城市交通管控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在交通管控中,通过数学模型对全路网进行准确描述是非常困难的,更不存在一劳永逸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进行拥堵治理时,把握重点、再辐射全网,不失为一种更科学、更可持续的方法。本文将城市中车流呈现规律性拥堵的区域、突发事件导致严重拥堵的区域定义为城市关键区域。此类区域特点在于拥堵的时空同质性强、区域路网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