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相比,山东省资本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较小。山东省小微企业的融资大多来源于间接融资而非直接融资。同时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小额信贷在山东省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小额信贷(Micro-credit)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开始在中国农村进行试点,并且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经调研,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资金大多来源于正规金融机构。目前利用间接融资渠道提供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另外,各种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也纷纷成立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和涉农服务中心,这些机构成为小额信贷业务供给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截至2013年底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949家,从业人员355万人。包括组建了105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987家,贷款公司1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基于此,本文以山东省小额信贷为研究对象,文章共分为6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有关小额信贷的相关文献综述,以及论文的基本构架。第二章是相关的理论概述,一方面介绍了小额信贷的定义、特征,另一方面介绍了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等,为后文的论述作基础。第三章主要是对山东省小额信贷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在这一部分,首先根据调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山东省小额信贷的现状,最后分析了山东省小额信贷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最重要的风险。第四章是对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在该部分首先进行了模型的选择,然后借助于专家判断法进行指标的确定,根据确定的指标进行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对小额信贷业务违约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第五章综合本文对山东省小额信贷风险状况的分析,结合国外小额信贷的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